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fw > 四川新闻网

小心误区!节后减重忙 科学减重要注意这些
2021年02月25日 09: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4日讯(记者 李丹)春节大假结束,比假期用光更可怕的,是秤上不断飙升的数字。24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节后到该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的患者“爆棚”,门诊、手术预约量均呈现成倍增加。

  减肥“刮油”,全素餐、水果餐、粗粮餐……不少朋友为了减肥,能想到的无油腻食物通通端上桌,还配上强烈的运动。不过,医生说这些并非都可取,当心走入误区。

  节后减重忙 但这些“减肥妙招”并非都可取

  “我要赶紧减肥了!”春节七天假日里,市民小李基本都是宅在家度过的,除了吃吃喝喝就是躺在家看看电影、电视剧。然而,几天下来,体重比节前增加了12斤。

  市民马女士同样是在假期后发现体重飙升,决定尝试“36小时轻断食”的方式减重。在这期间,除了饮水外,不摄入任何的食物。一轮下来虽然体重跌了3斤,却差点饿晕了过去,“一早起来手脚都是软的,整个人头晕目眩。”

  “最近几天咨询减肥的市民特别多,减重手术患者已经开始排队。除了假期的原因,还有就是天气也转暖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刘雁军博士表示,从门诊和手术预约量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呈现出了成倍增加的趋势,患者主要以20-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为主要群体。

  在就诊的肥胖者中,多数都曾有节食或者全素、全水果的减重经历。不过,从专业角度看,这些方式并非全部可取。刘雁军表示,节食是人为控制饮食,不会影响胃的大小。虽然节食初期可以看到明显的体重下降,但长期空腹却可能带来更多健康风险,比如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损伤胃黏膜、影响月经周期等问题。而一旦停止节食减肥,只要过多摄入食物将可能导致新一轮更为疯狂的体重反弹。此外,单靠某一类食物实现减肥排毒没有科学依据。长期单一进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容易诱发疾病。

  此外,刘雁军说,短期内安排高负荷的运动减重,也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因为,突然而来的高负荷运动很可能不仅达不到减重的目的,甚至可能会由此引发一些运动伤害,例如肌肉拉伤等。

  过度油腻饮食的危害有哪些?

  血压高:关于血压高低,可能年轻人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其实有时容易头晕、头痛或者恶心呕吐的时候,是很有必要先去检测一下血压的。高血压的形成跟平时摄入高油脂食物过多有关,长期这样的饮食会导致动脉硬化,诱发血压高。

  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肥胖:食用太多油腻食物会导致肥胖。炒菜时放油过多,会导致食物热量高。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吃一口油,一年下来,肥胖是小,各种身体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血脂稠:血脂稠也叫高血脂症,长期摄入过多的高油脂的食物,可能让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导致的血脂稠。

  减重门诊咨询者增多

  走出这些节后“刮油”误区

  误区一:越素越好 食物全部替换为素食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临床营养师余佳慧表示,从大鱼大肉直接调整到全素,肠胃反而有可能不能适应。单一食物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引起蛋白质和脂肪缺乏,甚至引发贫血、低血糖等问题。

  误区二:越粗越好 食物结构中涌入大量粗粮

  余佳慧说,粗粮能够补充膳食纤维,还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作为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辅酶帮助人体能量转换,节后适当补充对肠胃有益。不过如果是突然大量摄入,肠胃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另外,若吃过多粗粮而不能补充足够水分,容易加重便秘。

  误区三:不吃节食 以节食消耗假期中的高热量摄入

  余佳慧介绍,节食方法最不可取,会导致人体能量摄入不足,继而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等不良状况。

  怎么才能科学减重?

  吃:清淡少盐、少油;远离辛辣、高盐;主食减半、粗杂粮替代精白米面;用鸡、鸭、鱼等白肉替代红肉,减少过多饱和脂肪摄入;深绿色蔬菜、瓜茄类、菌藻类可交替食用,500g蔬菜的量要保证;烹调方式上多采用蒸、烩、白灼、煮、焖、凉拌等,减少过多油脂摄入。

  喝:普洱茶,属于发酵茶,富含丰富的益生菌,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等功效。其中,生普洱适合容易上火、便秘等虚火旺盛的人喝;熟普洱适合胃寒、肠胃不好人群。

  动:平日没有运动基础或假期中暂停了健身的市民如果在假日后陡增运动量,极容易对自身形成伤害。节后真正有效的锻炼方式应当是循序渐进,每周坚持3-5次,如游泳、慢跑、徒步慢走等温和的运动为主,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为宜。

  (图片、视频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