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成都日报

成都铃停巴士怎么铃停?正确打开方式,请查收
2023年11月20日 13:24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记者调查

  铃停巴士开通9个月,记者调查发现依然存在“未铃仍停”的现象

  未来期待

  逐渐让铃停巴士发挥最大的作用,提升公交运营效率,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爱心座前端设置有“铃停”按铃
爱心座前端设置有“铃停”按铃

  铃停巴士是实行响应停靠的公交线路,进站时,如果车内无乘客按铃、站点无乘客等候、站点无其他公交车停站,车辆将减速越站通过,以减少途中不必要的耗时,提升公交运营效率,让市民出行更加快捷。

  日前,有市民反映,成都东部新区的部分铃停巴士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很多车辆依然是每站都会停靠。这是为何?对此,昨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上下客门附近立柱设置有“铃停”按铃
上下客门附近立柱设置有“铃停”按铃

  调查:为何“未铃仍停”?

  老人不会铃停操作 只能每站都停

  学生乘坐次数不多 还未及时了解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了东部新区进行实地探访。距终点站一站距离的东部新区市民中心站台处,记者看见站牌上写着“东14路”“东22路”,线路旁还画有“铃铛”标识,站名旁还有比较醒目的“本线路为铃停巴士 到站如需下车请按铃示意”的字样,这便是铃停巴士。记者随即在较远处等待,六七分钟后,一辆“东14铃”公交车驶进站台,在站台停靠后离站,全程并未有乘客上下车,随后来的一辆铃停巴士也是同样的情况,说明该地区的确有铃停巴士“未铃仍停”的现象。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地铁三岔站的公交车终点站处了解情况,这里有许多乘客正在有铃停标志的站台处等待乘车。

  “这边的铃停公交车其实每站还是会停。”一位正在等车的女士告诉记者,她认为巴士不能“铃停”最主要的原因是附近老年人较多,“这边坐公交车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基本不会使用按铃操作,只能每站都停了。”记者注意到,正在站台等车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一旁等待发车的司机表示,为了保证老人能顺利下车,只好每站都停靠。

  一位长期坐公交车的张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家住附近,平常经常坐车到处逛,“我们这的铃停巴士9月左右才投入使用,之前也一直给我们发宣传资料,讲解这个东西。”张大爷认为,铃停巴士的推广普及是长期的工作,“目前来看,很多老人还没适应铃停的操作,还是觉得公交车每站都会停,这个只能慢慢来引导。”张大爷告诉记者,“铃停确实能方便到我们,就是希望能将铃停巴士宣传起来,让我们这边更多老年人学会如何正确使用。”

  记者还注意到有部分学生正拖着行李在这里等车,他们表示,平常坐公交车的次数很少,所以基本都没注意到铃停巴士有何不同,“我们上学大概一周才坐一次,也不会在意是否铃停。”在得知铃停巴士的运作方式后,他们纷纷表示好奇,希望以后能尽快用起来。

公交站牌相应线路标注有“铃停巴士”
公交站牌相应线路标注有“铃停巴士”

  科普:正确打开“铃停”

  请在即将到站前按下

  设置在立柱或爱心座前端的按铃

  那么,我们的铃停巴士该如何正确使用起来呢?记者联系到了成都公交集团为大家进行相关科普。

  首先,什么是铃停巴士?

  铃停巴士是针对客流明显不均衡、站点多或是站距短的线路开通的,当公交车内无乘客按铃或提示驾驶员需要下车、站点无乘客等候且无其他公交车辆停站时,公交车将缓速越站通过,在不改变线路走向的同时减少途中不必要的停站耗时。简单来说,就是乘客无需求则车辆遇站不停靠。

  其次,为什么要开行铃停巴士?

  车辆越站行驶可以减少行驶途中不必要的耗时,进一步提高通勤效率,为乘客提供一场“加速”出行的公交服务,持续改善市民乘客的出行体验。

  说了这么多,铃停巴士到底长啥样?

  铃停巴士的车辆 LED头牌及腰牌均备注显示:××路→××站(铃停巴士)。车外上下客门中间玻璃中部张贴有“铃停巴士”的logo。车内立柱按铃上方张贴竖版“下车请按铃”提示标识,爱心座按铃上方张贴横版“下车请按铃”提示标识,车辆上下客门内侧玻璃中间张贴铃停巴士按铃提示标识,后门挡板处正反面张贴宣传海报。车内将循环播放“铃停巴士,到站如需下车请按铃示意”的语音提示。

  此外,公交站牌在相应线路信息上均标注有“本线路为铃停巴士,到站如需下车请按铃示意”的提示。

  怎样操作才能顺利下车呢?

  听着车内“铃停巴士,到站如需下车请按铃示意”的语音提示,请您在即将到站前按下设置在立柱或爱心座前端的按铃,当您听到车内响起“本站停靠,请做好下车准备”的语音提示时,代表您已成功按停本趟铃停巴士,请您起身缓步至车后门处等待车辆靠站,结束本次“加速”旅程,顺利下车。

  “目前我们铃停巴士服务开通了9个月,有110条。针对停车规范和宣传科普,我们会一直进行下去,让这项服务能为全年龄段的乘客提供便利。”成都公交该项工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对铃停公交使用的宣传科普,逐渐让铃停巴士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记者 徐松明 文/图

  (来源:成都日报)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