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利州“90后”村支书凡伟的新年愿景
2024年01月15日 19: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5日电 (李霞)“我们的水稻采用当地特有的‘黄鳝泥’土壤进行种植,产出的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吃起来口感绵软、清香四溢……”15日,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青岭村农产品直播带货站,该村“90后”党支部书记凡伟正趁午休空隙,热情地向直播间的粉丝介绍当地的青岭大米。

  青岭大米是当地主打的农产品,把家乡的农特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是凡伟在新的一年给自己设定的第一个奋斗新目标,因此,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岭人,凡伟时常由“支部书记”化身“销售主播”,见缝插针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介当地农产品。

  跟粉丝聊得正起劲时,凡伟兜里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是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打来的,说王家山水渠施工急需用水,想让他想办法协调一下。跟网友简短解释后,凡伟匆匆赶往现场。

  一路上,凡伟边忙着给邻近的五组组长凡仔刚电话沟通,协调调取该组山坪塘的水救急。

  “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接近尾声,这半块处于谷底,可以用来种植水稻;靠近山腰的这边,适合种油菜或大豆玉米套种……”凡伟介绍,青岭村一直有着生态种植稻谷的传统,生产的青岭大米还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但由于地处丘陵地区,土地零散、台地多不说,周围几乎没有成套的灌溉水渠等农业设施,种植规模和效益十分受限。

  “有限的自然条件,抵挡不住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定决心。不过党委政府的重视,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是增产丰收最大的底气。”凡伟说,近年来,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利州区坚定实施都市农业稳区战略,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得益于利州区大荣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的落地,作为园区核心区,青岭村严格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智慧农业建设,整治撂荒耕地106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6.93亩,建成现代粮油园区青岭村区域3860亩。

  “现在村里正鼓足干劲完善所有田间地头的灌溉支渠,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扩大至2500亩,助力大荣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争创成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谈话间,凡伟道出了他的第二个新年愿景。

  目前,青岭村粮经复合种植效益初显,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20万元,促进人均增收约3000元,而几年前这两个数据几乎为零。

  集体经济如何无到有?人均增收如何突破零元大关?

  近些年,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村里依托“集体经济+专合社+种植大户”模式,实行种植品种、管理防治、品牌销售全统一,因地制宜发展稻鱼共生、果蔬套种、果粮套种等特色农业。“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后,村民粮食生产和就近务工收入增加,种植成本投入减少,一增一减中,集体和村民收入自然就上去了。”凡伟说。

  “让荒山野岭热闹起来,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村民富裕的日子就在眼前了!”丰收之年,更盼来年增收。凡伟说,新的一年,他将继续扎根广袤农村土地,希望领着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增收致富,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言语中他透露出坚定信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