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汶川县多措并举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025年03月13日 14:0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3日电(何艳)食品安全关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大事,如何保障学生在校吃得安心、舒心?让家长和公众放心?去年以来,汶川县多措并举,多维度发力,深入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让“校园餐”成为学校的良心餐、学生的营养餐。

  严格把控食材源头,规范采购加工流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大于天”。家长们最关注的是食材采购和加工配送是否安全,这也是“校园餐”的风险点。踏入汶川中学的食堂后厨,映入眼帘的便是干净、整洁,智能化操作台。清晨,新鲜食材送到学校后,库管人员认真地清点食材数目,将食材运送进食堂。食堂工作人员陆续接受晨检、口罩佩戴检查等一系列的入堂流程,厨师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汶川中学膳食处主任熊勇介绍,在食材采购方面,学校有着严格的标准,统一进行挂网招标来确定食材的供货商,建立完善的食材采购追溯体系。蔬菜要求新鲜、无黄叶、无烂叶、无病虫害,肉类必须确保是在规定保鲜期内,所有食材都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同时,统一台账管理,食材入库、出库、加工等各个环节有据可查,做到全程监管、可控,并定期公布食材采购、资金使用、食品质量等信息,保障透明度、知情权。

  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阳光监督

  此外,汶川县还积极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累计投入420万余元用于全县校园食堂智能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17所县属公办学校已实现了食堂智能化建设全覆盖。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学校食堂菜单、食材查验、出库入库、经费核算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效率与精度,还实现了食堂管理运行的“阳光操作”“阳光监督”,最大程度保障了全县就餐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在汶川一小,经常会不定期的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代表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亲身感受学校食堂的膳食质量。学生家长李瑜说,“学校的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食材新鲜。食堂的卫生也非常地干净,消毒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真切感受到学校对孩子们的营养重视。”

  据了解,在汶川县的多所学校除了举办家长开放日以外,只要家长日常有需求,就可随时预约参观食堂。每天,学校都会有校长、老师以及家长陪餐,师生同灶同餐,家长还可以对食堂卫生、饭菜质量、规范操作等环节进行监督,真正实现无缝监督。

  全面排查整治问题,压实食品安全责任

  为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校园餐管理水平,汶川县教育局对“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整改。针对排查出的53个问题,汶川县教育局已全部整改到位,确保了整治工作的落地见效。

  “我们积极对照县纪委监委及州教育局‘校园餐’专项整治要求,对全县学校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资金进行全方位整治,发现问题94个,已整改问题94个,整改完成率100%。”汶川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艾樯说。

  为确保整治工作的长效性,汶川县教育局还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如《汶川县教育系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修订稿)》《汶川县中小学校食堂食材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对食堂管理、食材采购、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这些制度的出台,不仅强化了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更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汶川县各学校还围绕食品安全、校园餐整治要求、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等内容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深入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务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培训所学切实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为师生提供安全、营养、美味的餐饮服务。”汶川中学膳食处主任熊勇说。

  一系列的举措,都凝聚着学校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如今,汶川县各校园的食堂布局更加合理,场地设施更加安全,功能间更加齐全,“三防”设施也更加完备。同时,食材查验更加严格,清洗消毒更加规范,留样陪餐也更加标准化。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汶川县“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