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1日电 (胡鑫 徐渲易)“扫个码就能白拿抽纸?黄老板你怕是要亏本哦?”近日,当黄仁义把成箱的抽纸堆在店门口时,路过的街坊都觉得他“疯”了。这个自掏腰包买抽纸的零售户,正在用最笨的办法推广“烟火火”服务平台,因为他深知,要让“烟火火”平台真正惠及居民,首先需要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使用热度。

在乐山市沙湾区铜河街道观峨社区,52岁的黄仁义经营着一间30平方米的卷烟店。谁也没想到,这个戴着老花镜盘账的普通店主,竟成了央企与社区共建便民服务的“关键齿轮”。当沙湾烟草专卖局启动“烟火火”便民惠民智慧生态圈项目时,他第一个报名:“我就想试试,小店铺能不能干点大事。”
“关注平台送抽纸,绑定手机号再送肥皂。”黄仁义独创的“连环福利”迅速点燃社区——大爷大妈们排着队扫码,中学生帮着爷爷奶奶注册账号,连菜市场摊主都来“偷师”。两周内,平台新增了不少新用户。“现在我家老头子都会下单买酱油了。”居民王素芬举着手机展示订单。
走进黄仁义的店铺,2.5米长的“助农专柜”格外醒目。太平镇的手工豆腐干、轸溪村的富硒大米、葫芦坝的散养土鸡蛋……这些曾因销路不畅被压价的农产品,不仅品质上乘,更是乡亲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为了让这些农产品走出乡村、走进城市,黄仁义煞费苦心。
“这些农产品都是咱们本地的,新鲜又实惠,大家快来选购吧!”黄仁义一边向顾客推荐着农产品,一边介绍着它们的种植和养殖过程。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并购买这些农产品。截至目前,该专柜已实现农产品销售200余件,带动当地农户增收3000余元。
“小李,把这袋米给3栋的王奶奶送去,她风湿病犯了。”黄仁义一边叮嘱店员,一边在配送单上备注“需要带降压药”。在观峨社区,有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面临着“货物采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他们行动不便,购买生活物资时往往力不从心。黄仁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开展无偿“送货上门”服务。他的电动车日均行驶8千米,车筐里常年备着老花镜、放大镜和急救包。
截至目前,黄仁义已累计送货1000余件,定点帮助20余位当地老人、残障人士实现家用物资全程配送到家。他的这一善举,不仅解决了社区中老年消费者的实际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区、邻里的温暖和关怀。
翻开黄仁义的账本:“李桂英老人每月固定消费320元,还介绍了9个邻居”“张大爷不仅自己购物,还动员老年协会集体采购”……他开心分享到:“表面看是亏本买卖,实际上赚的是人心。”
黄仁义的事迹在观峨社区传为佳话,而这背后离不开沙湾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作为沙湾区“烟火火”便民惠民智慧生态圈建设的牵头单位,该局始终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积极推动便民惠民服务的落地实施。
沙湾烟草专卖局不仅为黄仁义等零售户提供了平台支持和服务指导,还提供雨伞、充电宝等便民物资硬件支持,帮助他们提升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环境。同时,该局还积极与地方政府、社区等部门沟通协调,打造“烟火社区食堂”等便民项目,共同推动便民惠民服务的持续优化和发展。
“这段时间,看到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到便民服务行列中,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和自豪,希望我们的‘星星之火’可以为大家带来更温暖的购物体验。”黄仁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