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5日电 (胡小燕)日前,泸州市纳溪区应急管理局围绕“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主题,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清晨的永宁街道新桥头,防灾减灾宣传展台前陆续有市民驻足。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展板展示、现场咨询、发放资料等方式,向群众介绍防灾减灾知识。针对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风险,工作人员在现场结合此类真实案例,向市民重点讲解了家庭防火、洪涝避险、地震逃生等关键知识和技能,引导大家从“知道”向“做到”转变,真正掌握在危急时刻保护自身安全的本领。
在活动现场,区应急管理局首次发布了《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这份清单不仅列出了必备的应急物品,还特别标注了各类物资的储备要点和使用方法。
“以前总觉得应急储备很遥远,现在看了清单才知道该准备什么、怎么准备。”市民张女士仔细翻阅着清单说道。
据区应急管服务中心主任罗永波介绍,今年以来,全区投入资金用于应急指挥系统升级,新建了自动气象监测站,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工程治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
在安富街道,一场别开生面的“韧性社区”建设座谈会吸引了辖区居民踊跃参与。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向居民介绍社区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新举措。
“我们小区今年新建了微型消防站,配备了应急照明设备,还组织了志愿者巡逻队。”居民李先生分享着身边的变化。
线上宣传活动同步开展。“纳溪应急”微信公众号推出防灾知识有奖问答,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普及应急知识。
在新乐镇,应应办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讲解防灾知识。
“我们村今年修建了防洪堤,再也不用担心暴雨天气了。”村民王大爷欣慰地说。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是韧性建设在基层的具体体现。
“防灾减灾工作永远在路上。”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兰福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切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这份对生命的守护,正在通过一次次耐心的讲解、一份份精心编制的资料、一个个用心的视频,悄然融入纳溪的街头巷尾,走进千家万户。
据悉,纳溪区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仍在继续。通过持续推进应急设施建设、完善物资储备体系、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