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 (罗天琪 李柔)68岁的陈发贵,身着橙红色马甲,肩扛长柄弯刀、手持喇叭,每日清晨6点骑着摩托车驶向太平村山林——这样的巡林路,他已走了25年。2025年8月,这位九龙镇巡林员获评德阳“最美巡林人”,而他守护的4000多亩山林,在他的脚步丈量下,始终郁郁葱葱。
陈发贵的巡护范围,从九龙镇高安村十四组延伸至广济镇玄郎村五组,4000多亩山林里的每条沟、每块易出问题的地块、每片长势喜人的林地,他都非常熟悉。“国庆、中秋假期,太平水库周边游客多,我早上6点出门,得巡到晚上6点才回家。”他说。夏季高温时,水库边露营者增多,他干脆睡在管护站——墙角一张由木凳拼搭的简易床,便是他的临时住处。
巡林工作看似重复,却藏着诸多挑战:防山火、查隐患、护林木、防盗猎,无论烈日暴晒还是寒风刺骨,他总能早出晚归;错过饭点时,啃口干粮、喝口凉水便继续穿梭山林;遇到陡峭山路,摩托车开不进去,他就手持工具步行,甚至手脚并用,鞋底磨破一双又一双,身上常被树枝划出血口。
这份坚守,源于代代相传的责任。“我父亲以前也是巡林员,小时候跟着他上山,那时山上树少,满是庄稼。”陈发贵望着远处树林回忆,后来绵竹实施退耕还林,村民们一起扛苗、挖坑、栽种,光秃秃的山坡渐渐披绿。“看着林子越密、野生动物越多,我就想一定要守好这抹绿。”
25年巡林路,他曾多次直面危险。2023年夏季,他在太平水库巡查时,听到“扑通”声与孩童哭声,循声发现一名儿童落水,他迅速取来竹竿和救生圈,配合众人将孩子救起;2024年,他在老长沟巡护时,与一只黑熊仅隔几米,凭借多年经验,他紧握弯刀、放慢脚步保持安全距离,直至黑熊离开。身边人劝他别单独进山,可他始终放心不下,坚持每月4次深入深山巡护,“每一处都要亲眼看过才安心”。
如今,陈发贵已从壮年步入老年,鬓角添了白发,脸上多了皱纹,但他对山林的热爱与坚守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一定会把这片绿色家园守护好,用自己的努力为子孙后代造福。”他笑着说,而这片4000多亩的山林,便是他25年坚守最好的见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