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国新闻网

从“蜀道难”迈向“蜀道畅” 四川交通地理发生根本改变
2022年08月19日 0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祝欢

  中新社成都8月18日电 (记者 贺劭清)李白《蜀道难》家喻户晓,而今日四川交通地理已发生根本改变,“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体系正加速形成。

  中共四川省委18日下午在成都举行“中国这十年·四川”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四川“蜀道难”成为历史,“蜀道通”全面实现,正向着“蜀道畅”加快迈进。

  王晓晖说,自己到四川工作近4个月时间,通过到基层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各类座谈会等形式,对四川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四川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王晓晖用“内畅外联、通江达海”形容四川正加快构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他指出,十年来,四川聚力破解自古以来制约四川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进出川大通道新增19条、总量达40条。

  在铁路方面,西成客专、成贵客专建成通车,成渝客专提质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成达万、成自宜、成渝中线、渝昆等高铁开工建设,世纪性战略工程川藏铁路全面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扎实推进,铁路运营里程达568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运营里程达1391公里。

  航空方面,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数量达131条、较2012年增加75条。十年间四川新增民用运输机场6个,总数达16个、居中国第三。去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与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中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居中国第一。

  公路方面,四川公路总里程从2012年的29.3万公里增加至39.9万公里、居中国第一。雅康高速、汶马高速全线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总里程从4334公里增加至8727公里,居中国第三。

  水运方面,四川嘉陵江(川境段)全线复航,宜宾港、泸州港、乐山港一体化整合加快推进,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体系基本形成。

  “时速350公里的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重庆至成都实现1小时通达,我们现在可以中午在重庆吃火锅、下午在成都看熊猫、晚上逛春熙路太古里。”王晓晖表示,川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协同开放的区位优势。两地把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打造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四极”和中国对外开放新支点。

  交通先行,带动了四川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说,87年前,红军长征途中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今天在这座铁索桥上游4公里处,建成了“川藏第一桥”雅康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大桥,全长1411米、距水面239米,是一座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区的超大跨度悬索桥,创新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打通了内地进入涉藏地区的大动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