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日报

C919的“成人之路”有这些“四川造”护航
2023年05月30日 09:26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5月29日起,国产大飞机C919在沪蓉航线上进行常态化商业运行。其实,C919与四川的缘分早已结下——从前期的飞机制造,到后期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营,这些“四川造”保障着C919腾飞。

  飞机制造中的四川元素

  位于成都的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业内有“国产飞机机头专业户”之称,ARJ21、新舟700等国产飞机的机头都产自这里,C919也不例外。C919长6.66米、宽3.96米、高4.13米,重达2.4吨的机头,体积、重量创下新高。此外,驾驶舱、前起舱等几大组部件300多项模块的上万个零部件安装,对于成飞民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从2008年起,成飞民机陪同C919走过了工程技术论证、工程样机生产、设计出图、原型机研制、批产等历程。2015年8月到2019年10月,这里共完成2架静力试验机头、6架试飞试验机头的交付。2020年,研制任务结束,项目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在德阳的中国二重,8万吨模锻压力机则为C919整机提供了80%承力模锻件。其中,有“机腿”之称的主起落架是支撑整架飞机重量的部件,也是飞机上最大、最复杂的关键承力锻件。

  中国二重万航模锻C919航空模锻件项目总师罗恒军介绍,起落架锻件的标准和精度要求非常高,团队七年磨一剑,试制出首件满足国际适航质量要求的C919起落架锻件,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来自绵阳的长虹电源公司生产的主/APU蓄电池组,则作为起动发动机及机载设备供电的应急电源,保障C919的安全起飞、飞行与降落。

  运行系统里的四川智慧

  从工厂飞向蓝天,C919进入常态化商业运行后,四川如何进一步助力其飞得更好、更远?

  航电系统被称为飞机的“神经中枢”,为飞机安全、经济、便捷、环保运行提供重要保障。C919所搭载的航电系统就由成都本土企业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研制。

  其中,电科航电旗下中电科柯林斯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有力支撑了C919机载通信导航系统的交付、集成验证等工作。通信导航系统相当于飞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承担着地空对话、机内话音及数据通信、无线电导航等功能。电科航电旗下中电科泰雷兹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则打造了新一代本土化iWO机载娱乐系统,首次实现乘务、乘客和吊挂间的三者互动功能等。

  针对做好C919航材供应、维修管理、在线监管和动态监控等一系列运维支持服务,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贡献了四川智慧。

  “从2019年开始,民航二所与中国商飞开始合作,承担中国商飞FLYWIN运营合作平台的建设。”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梅刚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共完成了3期项目建设,为FLYWIN平台提供了50余个业务功能,让中国商飞不仅具备了设计和生产C919的能力,也具有了保障C919安全高效运行的能力。

  与以往制造商、航司、航材供应商、监管方之间分散、隔离的业务流程相比,FLYWIN平台初步建立起一个涵盖国产民航飞机上下游产业链的数字化生态圈,提高了国产大飞机整体运行和运营效率。“C919正式开始商业飞行后,我们还会根据实际的飞行需求和航司的反馈意见,对平台进行改造和升级。”梅刚表示。徐浩煊 记者 蒲南溪

  (来源:四川日报)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