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新华网客户端

走进·走近丨以金融之笔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书写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年09月10日 11:53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编辑:曹惠君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刘睿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秦国蜀守李冰修建起了世界上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饱受岷江水患之苦的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此,这里也成了为人称道的“天府之国”。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题成果调研行动来到四川,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相关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小花椒做出特色产业“大文章”

  “我是广州人,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来到这里,从在广州‘织布’,到在广安‘种花椒’,这条路我走了17年。”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诚林业”)董事长黄志标说。

  和诚林业是一家以花椒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初到广安的黄志标带领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发现,广安的青花椒粒大饱满、清香浓郁,同时兼顾食用及药用价值。经过反复考察研究,他决定以青花椒为拳头产业成立和诚林业,开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订单种植、保底价回收、产品深加工“一条龙”服务。

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 新华网刘睿祎 摄
广安青花椒良种繁育基地 新华网刘睿祎 摄

  黄志标坦言:“做农业很累,但很有成就感。”然而,一路以来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农业相关产权很难像工业工厂一样进行融资担保,融资过程十分艰辛,这使他一度感受到压力和焦虑。

  农行四川广安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通过“小企业简式贷”,采用厂房抵押的方式,解决了该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据悉,自2014年以来,该行已累计为和诚林业投放贷款54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建立青花椒种植基地、扩大生产规模、进行产品创新及研发等。

  此外,该行以和诚林业为依托,通过“惠农e贷”等加大对企业上游花椒种植合作社、农户提供信贷支持,为企业上线“农银e管家”、产品上线“兴农商城”,支持青花椒产业链条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农户贷款余额达27.97亿元,较今年初增加8.18亿元。

  在广安扎根的十几年来,黄志标潜心研究各类青花椒种植知识,与各类农业研究机构加强合作研发,因此被坊间亲切地称为“广安青花椒大王”。2023年,和诚林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0315万元,产品销量较2014年翻了3倍。

  与此同时,和诚林业引领广安市内171个村发展“广安青花椒产销合作基地”5.5万亩,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22000余人次,促进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这一颗颗花椒树也逐步成为当地百姓的脱贫树、致富树。

  守护万顷良田 书写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新篇章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有力抓手。

  2022年7月,成都市在四川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关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通过3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5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7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一带十五园百片”,是成都“藏粮于地”的主战场。

彭州市高标准菜稻轮作示范区 新华网刘睿祎 摄
彭州市高标准菜稻轮作示范区 新华网刘睿祎 摄

  彭州市位于成都北郊,自然禀赋良好,辖区内山、丘、坝俱全,形成了“五山、一水、四分坝”的自然格局,域内湔江堰、人民渠两大灌区壤沃宜粟。

  “作为一家集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城市开发管理等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集团,我们主要围绕成都市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要求展开工作,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彭州湔投集团相关负责人高永馨说。

  高永馨介绍,农行在了解到园区项目后,于一个月之内为其发放8.1亿元贷款,贷款期限为20年,执行最优利率。与此同时,该企业在项目实施的一年时间里,积极运用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据悉,该笔贷款是四川省内第一笔“天府粮仓贷”。“天府粮仓贷”是农行四川分行创新推出的信贷产品。在此之前,仅能支持纳入地方政府当年建设规划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对于在农田改造中产生的其他融资需求需要通过不同的贷款产品来满足,对客户而言,办理业务流程长、耗时多。

  农行彭州支行行长昝望向记者表示:“推出‘天府粮仓贷’之后,可以一站式解决天府良田建设、农业科技提质、农业装备购买、农业园区打造等全粮食产业链的资金需求。”

  此外,农行四川省分行将贷前规划设计、拳头产品精准对接、三级联动营销的经验做法推广到了四川省16个县(市、区)。截至目前,“天府粮仓贷”累计审批贷款62.8亿元,支持1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余额为31.7亿元;带动彭州市农户增收,全力推进了彭州市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复工建设,新增务工人员200余人次、人均月增收入约6000元。

  引金融活水 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宝山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龙门山镇,面积56平方公里,辖内13个村民小组,有村民2100余人。过去,宝山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山高路又险,村穷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为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宝山村于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集体资产的运营。

  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民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行四川分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系统谋划、因地制宜,全力做好乡村富民产业、村民生产生活全流程各环节综合金融服务。

  “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为宝山村发放了1000元‘巨资贷款’,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农行四川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1000元到如今的近3亿元贷款余额,从宝山村集体企业宝山集团第一座桂花树水电站,到装机容量达到102MW的吉鱼水电站,农行见证了宝山村的发展。

  宝山村党委委员刘明沛向记者介绍:“我们先后在村庄周围建立了两个AAAA级景区,推动宝山村整体生态场景营造与品质提升。农行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支持村民们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积极提升村民支付便利化等。”

宝山村半盏山房民宿 新华网刘睿祎 摄
宝山村半盏山房民宿 新华网刘睿祎 摄

  据悉,村银企相伴40年来,农行四川分行累计向宝山集团5个电站、1个纤维板工厂等核心产业发放贷款12亿元;支持村庄民宿产业发展,累计向165户村民发放农家乐贷款6600余万元;搭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全村72个点位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智能合约等多个应用,被人民银行授予四川省首家“数字人民币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称号。

  经过两代村书记和村民多年的奋斗,如今的宝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村强民富”的“西部第一村”。截至目前,宝山集团总资产上百亿元,年经营收入超5亿元,村民人人有股份,年年享分红,人均收入8万元。宝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

  放眼望去,青山连绵,沃野千里,广袤的成都平原生机勃勃。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续写“天府之国”新传奇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仍需坚定不移走乡村振兴之路,持之以恒、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