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0日电 (蔡琳)9月8日,随着6000余名师生陆续返校,拉开泸州市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整体搬迁的序幕。这也标志着古蔺职教中心正式从古蔺职高手中接过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接力棒”,奔赴下一个“星辰大海”。

谋划:办万人职业学校,打造川黔一流职业教育园区
据悉,始建于1976年的古蔺职高,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后,几乎被时代浪潮所“淹没”:校园狭小,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严重不足,教学实训设施不能满足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等问题逐步显现,是典型的“小校园办大职教”。
2021年至2023年,古蔺县实现从脱贫摘帽县到西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蜕变,正朝着建成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当下,在坚持以优质酱酒为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古蔺职教中心呼之欲出。
在经过数次反复、逗硬较真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一个发展目标愈发明确:办万人职业学校,打造川黔一流职业教育园区,进而为“酱酒之乡”古蔺源源不断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古蔺“向东再造一座新城”。
一张“作战图”更加清晰: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标准,修建占地520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古蔺职教中心,分两期建设,建设周期三年。而集全县之力建好一座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基地,成为最终“作战目标”。
建设:一域“山野荒坡”蜕变为“职教高地”
“二楼水管放不出水来,可以帮忙看看是什么情况吗?”9月3日,整个校区已全面进入水、电、气、网络调试等工作。上午十一点半左右,检查完C3(女生宿舍)楼栋调试情况的李绪蔺,拨通了要素保障方的电话。
自古蔺职教中心启动建设以来,李绪蔺就一直坚守在项目建设一线。作为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副校长,李绪蔺还“争取”了另一个身份:C3(女生宿舍)和C2(食堂)楼栋的“楼长”一职。
“楼长蹲点”监督机制是古蔺县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举措之一。即通过由监理方、专班、住建局建设中心落实专人组建楼栋施工“三包”(包楼栋、包进度、包安全)责任小班,与施工人员同上工。每日按照倒排工期表上的任务和要求,分楼栋分层清点上工人数和机具到位情况,压实施工方责任。
在项目建设一线,与“楼长蹲点”监督机制“并肩作战”的,还有他们。
建立“要素保障”协同机制,住建、水务、交通、经商、综合执法等部门对供水、供电、燃气以及周边市政道路工程和河道治理等配套项目同步推进。
建立“每日会商”纠偏机制,每日五点,县住建局建设中心召集各班组、监理方、施工方等召开会商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日调度,全力解决工期紧、工程量大的问题。
多重机制推动下,到今年6月份,一期13栋功能楼,除培训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外,其余楼栋主体施工已完成。
9月7日,130间教室、158间实训室、755间学生宿舍所对应的配置以及校园绿化工程,均已全部准备到位。
搬迁:6000余师生顺利“安家”新校园
9月8日上午九点从泸州乘坐班车出发,十一点到达古蔺县东区客运站,随后乘坐公交直达车,20分钟后抵达校园。这是古蔺职教中心2024届新生刘泳妍报到的行程,全程交通便捷、无缝衔接。
“增开东区客运站至古蔺职教中心公交直达车是我们为方便古蔺职高迁址所新开的专线,并增开20个班次护航开学。”古蔺鼎欣公共客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杨勇表示。
据了解,此次秋期开学实行高三、高二、高一分批报到,时间分别为9月8日、9日、10日。整个报到工作期间,县公安、交通、消防、卫健等多部门联动联合、全链条保障。
“此次古蔺职高全校6000余师生顺利实现整体搬迁,可谓是众多‘拓荒者’的壮举。我们将同步做好思想动员、细化安全管理、抓实教学常规、畅通师生诉求、强化管理调度等重点工作,实现平稳运行。”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党委书记廖相鹏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在打造一流川黔职教园区、调优专业布局供给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大动作’。”县教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调优专业布局供给结构为例,古蔺县将着眼全县“产业亟需、产业急需、行业紧缺”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立足“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总体要求,瞄准优势产业、瞄准紧缺岗位、瞄准本地生源,增设酿酒工艺与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包装设计与制作、应急救援技术等特色专业8个,构建酱酒酿造、农林旅游、智能建造(含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五个专业集群,打造“酿酒大师”“蔺州建工”“郎乡名导”三大品牌,形成适合古蔺县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总体布局。
古蔺还将发展目光投向未来更深处,谋划开办酱酒技师学院、力促古蔺职教中心升格高职院校,推动实现“让古蔺的孩子能在本土上大学”的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