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心脏暗藏“果冻”突变“傻” 警惕潜伏的“杀手”
2024年10月09日 11: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 (吴平华 徐铁伟)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也会长肿瘤?成都市民43岁的刘女士,平时身体都不错。近日,突然遭遇言语不清,右侧肢体乏力的危机,经近住家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更让人心惊的是,心脏里竟然有个“果冻”一样的肿瘤,由于情况紧急,为求进一步治疗,刘女士立即被送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犹如“果冻”的粘液瘤。徐铁伟 摄
犹如“果冻”的粘液瘤。徐铁伟 摄

  心脏里暗藏“果冻”危险

  刘女士入院完善了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发现左心房内有一个3cm的“果冻状”肿物,也就是粘液瘤。肿物邻近二尖瓣口,导致二尖瓣口血流受阻。患者脑梗血栓罪魁祸首就是左房粘液瘤部分脱落所致。

  但刘女士正处于脑梗塞急性期,此时行体外循环手术切除肿瘤,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脑出血风险。

正在手术。徐铁伟 摄
正在手术。徐铁伟 摄

  “虽然手术风险难度大,但黏液瘤瘤体呈半透明胶冻状,组织松脆,如果不尽快手术,随时可能再次出现脱落,导致重要器官栓塞,甚至急性心衰,会有猝死的风险。”心脏大血管外科罗勇、程力剑团队联合麻醉科、ICU等科室进行了多学科讨论,综合判断、严密评估后决定为刘女士拆除心脏内的“定时炸弹”,并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

  潜伏在心脏的“定时炸弹”如何拆?

  手术当天,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剑、李金泽医生、徐铁伟医生团队与时间赛跑,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完整摘除了肿瘤。

  在手术团队精心治疗下未发生脑部并发症,术后当天刘女士很快清醒,言语及四肢活动正常,顺利脱离呼吸机,第二天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复查一切正常,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警惕心脏潜伏的“杀手”

  心脏粘液瘤是成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女性为男性的3倍,患者的平均年龄40-50岁。粘液瘤可以发生在心脏的任何位置,以左心房最为常见(60-80%),其次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症状表现:活动性头晕、疲乏、气促是最通常的症状;全身症状:可引起发热、贫血、乏力、关节痛、荨麻疹、食欲差、体重下降甚至恶病质。左房粘液瘤可引起左房扩大,压迫食管,阻碍进食。瘤体堵塞肺静脉,导致肺淤血,可引起反复咯血。

  拴塞现象:由于瘤体组织疏松、脆弱,其碎片或肿瘤表面血栓脱落是造成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脑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其中脑栓塞最常见,约占50%,可导致患者晕厥、昏迷甚至偏瘫。

  心脏表现:心脏肿瘤引起心脏出现的特殊表现为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心内血流阻塞。小的瘤体可以没有症状,大的瘤体可引起血流梗阻。

  如何诊断?超声心动图对于粘液瘤的诊断和评价是最有帮助的,准确性几乎可达100%,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肿瘤大小、位置、活动度等信息。

  如何治疗?对于心脏粘液瘤,原则上一旦诊断就应手术治疗。由于瘤体质软而脆,活动度大,易发生破碎脱落引起栓塞和远处种植,而且随时可因瘤体移动阻塞瓣膜开口导致晕厥甚至猝死,因此手术应及时进行。

  医生提醒:心脏粘液瘤虽为良性,但危害巨大,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就医,以免悲剧发生。别让心脏里的“果冻”成为你生命中的不速之客。(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