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 (代华风)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有一个远近闻名、如诗如画的全国文明村——走马村。近年来,走马村立足实际,以乡贤联谊会为有力抓手,以提升村民幸福感、满意度为坚定落脚点,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乡贤助力,共建文明家园
乡贤,是走马村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涵盖德高望重的长者、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和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深厚眷恋,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
中山市启航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治华,致富不忘桑梓,慷慨解囊助力走马村基础设施建设。他个人出资为特奎路安装100多盏路灯,照亮了村民前行的道路;为困难群众修建房屋,也温暖了他们的心房。
曾经在成都工作的周晓庆女士,于2022年放弃高薪,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满腔热忱,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征程,成立了四川粟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不仅为1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这些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一份可靠的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实现自我价值。
周晓庆还通过直播及开展各类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周晓庆还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建设,为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出谋划策。
“陈治华与吴基梁、胡礼荣等数十人发起成立的走马村新乡贤联谊会,团结了众多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营造出全村动员、全民参与公益建设的良好氛围。”走马村后备干部王琴介绍道,他们非常关心老年事业,每年重阳节都要开展慰问老人活动。今年重阳节,他们筹集了18000多元对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慰问,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与温暖。
评选赋能,倡导文明风尚
丰富多彩的评选活动,更是走马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一大亮丽风景。村里定期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孝老爱亲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让身边的榜样激励着每一位村民。
乡贤姚继勇为照顾年迈母亲,毅然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在家开办了蓝莓采摘园,不仅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还为村里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因其家场地宽阔,村上许多活动都在此开展,他总是积极提供方便。这个家庭老人慈爱、晚辈孝顺,家庭气氛和睦融洽,如温暖的港湾;他们团结邻里、热心公益事业,被评选为走马村“文明家庭”。
“身边好人”乡贤李多平的事迹感人肺腑。她担任乡村医生三十多年,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村民的健康。她经常免费为村民进行常规检查,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她采取赊欠医疗费或免费治疗的方式,为患者排忧解难。2009年,村民刘廷中夫妻二人先后患癌,李多平不仅免去他们欠的医疗费,还全力帮助他们的女儿刘湘,给予物质帮助和心理疏导。她爱心结对帮扶贫困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母亲般的关爱。李多平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助人为乐当作自己人生的重要部分。她从第一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3300毫升。在她的影响下,丈夫也累计献血2400毫升,带动周围乡亲积极献血,让走马村的每次集中无偿献血量都能达到7000毫升以上。村民们提起李多平,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她的善良。
像姚继勇、李多平这些被评选出来的乡贤家庭和个人,成为了村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在村里口口相传,如星星之火,激发了村民向上向善的动力。
在走马村,乡贤文明不仅仅是一句响亮口号,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乡贤的带动和评选活动的激励下,村民们的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大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爱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邻里和睦,互相帮助,村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