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吴平华)成都市青羊法院推动执行工作与破产审判团队、机制与效果融合,全面提升“执破融合”办案效能。截至2024年9月,审查待推进“执转破”企业100家,已受理破申案件78件、破产案件21件。
管理审理一体,推动团队融合。建立由17名员额法官及审辅人员入驻的“执破融合中心”,打破原破产与执行部门人员分割、保障分离状态。中心下设审查移送与案件审理2个小组,负责“执转破”案件筛选与移送审查工作,制定《执行破产审查标准》《审查移送表》,确保执行案件“移得出、立得了”;由1名破产法官与2名执行法官组建“执转破”专审团队,定期召开“执转破”部门联席会,打通部门间壁垒。
优化流程衔接,推动机制融合。出台《执行程序移送破产审查操作规程》等文件,前端建立企业价值识别机制,综合判断是否符合破产清算标准。将拟“执转破”案件涉及的企业出资、关联案件、财产查询等情况建账统一管理,提高财产评估与流程处置效率。立案一庭审查材料明确10日内补正期限,破产审判庭30日内裁定是否受理,裁定受理破产的,在收到裁定7日内移交被执行人财产,全程加强程序衔接。
执破程序互促,推动效果融合。全面清理执行终本涉企案件,重新评估企业履行能力和再生能力,今年以来已筛查识别涉破企业264家,拟推动2000件“执行不能”案件彻底退出。在破产程序中利用执行措施加强财产查找、保全、处置等工作,实现控人员、控印章、控账册“三控到位”。与青羊区税务局联合出台《涉税司法事项协作实施意见》,建立企业破产、司法拍卖变卖涉税事项处置机制,在破产申请、涉税告知等14个方面深化管理协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