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yy > 中国新闻网

四川盐源:稻浪翻滚待丰收 “天府粮仓”建设行稳致远
2024年11月12日 13: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盐源9月30日电 (岳依桐 汤雁)连片的金黄色稻田在风中摇曳,仿佛金色的“稻浪”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展现出一幅美好的“丰”景画卷。这是记者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水稻现代农业园区所见的一幕。

  该园区位于龙塘镇下海村,2800亩集中连片的水稻种植基地由村民联合创建,涉及492户农户。目前已实现“田成型、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路、水、电、气、通信“五网”互联互通。

 盐源县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冯子珊摄
盐源县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冯子珊摄

  下海村党委书记陈世发介绍,该村种植水稻已久,但自从去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后,亩产量从过去的800斤提升至1000斤至1200斤左右,每亩多200斤至400斤产量,给村民带来更多实打实的收益。去年,下海村还尝试推广了100亩稻田养鱼,盐源县农业农村局无偿为每亩稻田提供40斤鱼苗供村民尝试养殖,取得了良好效益。“稻田鱼售价15元一斤,比市场价高出近三分之一,还供不应求。”陈世发笑道。

  梅雨镇黑山村的水稻田同样静待丰收。该村党总支副书记罗斌说,国庆假期后就将进行机械化采收。该村位于盐源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内,主推秸秆还田和配方肥技术,从而提质增效。

  在罗斌看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各类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如今村庄的发展充满活力,村民也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而标准化种植的推广也离不开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科学的种植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种植热情。”

  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江云介绍说,每年播种季节,农业部门和乡镇的技术人员都会扎根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还会定期使用无人机进行喷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产量。”

  据了解,围绕“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盐源县2023年度完成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度又启动2.5万亩建设任务。而作为农业强县的盐源,也正在助力“天府粮仓”建设之路上行稳致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