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王佳瑞:观儿童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有感
2025年01月08日 13: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月渐圆,梦如愿——观儿童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有感

  夜空清澈如洗,明月高悬,在成人的眼中,月亮拥有千变万化的面貌:文人墨客,以月为友,吟风咏月,寄托情意绵绵,李白曾豪迈地吟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苏轼则以柔和的语调低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旅人游子,望月思乡,银辉洒落,勾起归心似箭。爱人情侣相依月下,轻声细语,许下海枯石烂的誓言。月亮见证着无数真挚的情感,传递着思念与承诺。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共赏一轮明月,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牵绊。当孩童抬头,眼中闪烁星光,那轮明月,便是梦开始的地方。

  儿童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命、成长、梦想和勇气的故事。一封写给“月亮”的信,将两个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小月亮”联系了起来,他们一个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男孩“方月亮”,另一个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小姑娘“阿措罗布”。阿措罗布因携带艾滋病病毒而恐惧成长,只想时间停留在现在,方月亮却迫不及待想跳越时间直接变成一个大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方月亮和阿措罗布的故事,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交织着不同的命运。在信件的往来中,两人逐渐摆脱了恐惧和焦虑,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勇气与希望。他们明白了成长并非只有恐惧,而是充满无限可能,要勇敢地追求各自的梦想。月光如水,洗涤心灵,让他们相信,无论未来如何,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行的路。

  一、梦想乐章:演绎儿童梦想之歌

  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动听的通用语言,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和文化的隔阂,让每一个聆听者都能感受到那份共鸣,传递着心灵的感动。这部儿童剧采用了八首原创音乐,与演员们的舞台动作相得益彰,让现场的所有孩子们沉浸在由音符构建的奇幻世界中,深刻体验剧中的喜怒哀乐。同时,它也让成年人仿佛回到了童年,那纯真的梦想与勇气再次被唤醒。

  音乐成为阿措罗布与方月亮跨越时空的沟通桥梁。在旋律的引领下,他们并肩前行,勇敢地迈向未来。阿措罗布的歌声宛若山涧的清泉,清澈而感人。她说,是风教会了她歌唱,是牛羊教会了她舞蹈。即便身处大山之中,她仍旧放声歌唱,梦想的种子在她的歌声中生根发芽。方月亮的歌声中,月亮梦想公司应运而生,充满了童真与奇妙的想象。在音乐的陪伴下,他们跨越了时空的障碍,共同谱写了一曲洋溢着梦想与勇气的乐章。在这充满梦想与勇气的旋律中,音符化作璀璨的星河,引领他们穿越现实的迷雾,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我们是月亮,不惧怕碰撞,因为我们相信,爱让梦想成长;我们是月亮,我们能发光,因为我们身后,有温暖的太阳”这是剧中那首鼓舞人心的大合唱,传递着勇气与希望,宛如繁星般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孩子们的心田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随着月光的润泽,逐渐生根发芽。那悠扬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成为孩子们生命中最动听的颂歌。在他们心中孕育出坚定的信念,激励着他们勇敢地向前迈进,无畏地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正如剧中所呈现的,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区,无论遭遇何种挑战,只要怀揣爱与勇气,就能穿越重重迷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星空。孩子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的歌声穿越岁月,回荡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永恒的梦想之歌。

  二、筑梦之旅:揭示生命的真谛

  这部剧是四川省首部推出的以“艾滋病携带者”作为核心角色的儿童剧。通过儿童剧这种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旨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特殊儿童,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与鼓励。在这部剧中,艾滋病携带儿童不再是冷冰冰的标签化的存在,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和梦想的个体。这部剧中并没有过度展示她的苦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色彩告诉孩子们疾病虽可怕但是生命的坚韧与勇气更加动人。生命本身是一颗充满奇迹的种子,即便在悬崖峭壁之上,也能在缝隙中顽强地扎根,肆意生长,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剧中主角阿措罗布宛如生长在高山之巅的索玛花,迎着刺骨的山风,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色彩。

  同时,剧中也借助森林来信这一形式,讲述了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信中的小刺猬就是遇到困难的孩子,小刺猬想摆脱身后的乌云就要勇敢地向前奔跑。这也向孩子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生活向我们提出何种挑战,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故事,正是那些充满戏剧性的转折,使得生命这本书变得精彩纷呈,而书中的每一页都将由孩子们亲手书写。他们将用自己的经历和选择,去填充这些空白的纸张,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三、勇敢造梦:营造出儿童梦想中的世界

  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呈现的呢?它是一个充满奇迹和无限潜能的梦幻之地。正如我们在电影里所见到的,玩具牛仔警长胡迪和巴斯光年,在小主人不在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开始了自己的冒险旅程。而在我们这部剧的舞台上,呈现的是一个名为方月亮的孩子内心深处幻想出的月亮梦想公司,一个洋溢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神奇世界。这里有冷酷却能储存大量食物的冰箱,脾气火爆却总是提醒大家要认真工作的台灯,为孩子们提供舒适“做梦”空间的沙发,知晓世间诸多奥秘并且能播放精彩动画片的电视机,以及一只渴望成为狮子却言辞犀利的毛绒玩具狗狗摩卡。在这个地方会没有作业的烦恼考试的痛苦,只有实现孩子们的梦想的快乐。这部儿童剧,从服装到灯光再到舞台布景,均采用了孩子们绘画风格的夸张表现手法,使得每一位踏入剧场的观众都能沉浸在一个充满欢乐与创造力的五彩缤纷的奇幻世界中。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充满魔法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将拥有超能力,完成一切我们想完成的事,我们可以是勇敢的探险家,也可以是智慧的发明家,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和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方月亮的月亮梦想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教会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受到各种既定框架的限制,世界似乎有一套无形的规则,要求我们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不犯错”已成为衡量孩子的标准之一,但这种标准往往抑制了孩子们的本性,使他们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变得犹豫不决。我们不应如此,而应激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去“犯错”,因为正是这些尝试和错误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一次尝试都将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个小梦想都将在不断试错之后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年人在面对挑战时,往往知难而退的人多于迎难而上的人。然而,我们曾经都是孩子,都是“方月亮”,都深信只要持续不懈地努力,一切不可能都将转化为可能。因此,无论我们遭遇多少困境与阻碍,我们都应保持那份纯真的童心。要明白,通往梦想的彼岸之路,注定是风雨交加的。唯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方能拨开眼前的迷雾,望见那高悬在夜空中指引方向的明月,也才能在不断的挑战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不断成长。

  当帷幕缓缓降下,步出剧场,仰望夜空中的明月,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尽憧憬,那轮明月仿佛化作了他们梦想的象征。在这个充满奇幻与创意的戏剧世界里,我们同样可以自由地放飞梦想,像勇敢的孩子一样用歌声抵御生活的风雨,以勇气为帆,以梦想为桨,扬帆远航。虽然剧终人散,但梦想的火种已被点燃,永不熄灭,照亮着前行的每一步。(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2021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本科生王佳瑞)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