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腹腔动脉压迫疼痛难忍 医生巧施微创术快康复
2025年02月19日 11: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27岁的黄先生,已经被腹痛困扰半年,期间他把胃肠相关的检查几乎做了个遍,但是都没发现明显异常,他也尝试过多种“对症”治疗的方法,也都没有明显效果。后被医院确诊为“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

成功完成手术后一起合影。詹大方 摄

  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也被称为“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干被弓状韧带给“绑架”了,韧带像一个橡皮筋一样把腹腔干给捆住了。而腹腔干动脉是人体肝脏、胃、十二指肠、胰腺等上腹部消化器官主要供血血管,当它受到受到压迫后,将导致供血减少,进而产生对应的消化器官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跑了好多地方,都说没办法治疗。”一方面是无法缓解的疼痛,一方面是没法治疗的回复,这让黄先生一度陷入郁闷。直到通过网络了解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团队曾开展过该疾病外科治疗,才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打破地域限制,黄先生通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远程与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伍映鑫医生取得了联系。在了解到相关病情及检查资料后,给予他一系列的治疗建议。

  “痛了这么久,终于听到医生说可以治了!”听到这个回复,黄先生难掩心中兴奋,火速确定跨越千里来蓉治疗的行程。

  入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后,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团队为黄先生制定了综合诊疗方案。第一步要解决的,是改善他的营养状况,通过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筑牢其接受手术的基石。而后,是以腹腔镜开展的手术治疗方案。

  伍映鑫说,就是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可以剪开压迫在腹腔动脉表面的弓状韧带,并松解周围的瘢痕组织,进而实现整体“松绑”,“但治疗点位处于腹腔深处,操作空间狭小,还有就是操作点位就处于大动脉的表面,且手术区域大血管分布较多,这些都是手术开展的难点所在。”

  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临床上较为罕见,目前对于它的发病机制上不明确。

  多发于20-40岁体型偏瘦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呕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由于症状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似,常常容易出现诊断困难和诊断延误。如果餐后或运动后出现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以及体重减轻的患者,尤其经过各项检查排除其他常见腹痛病因后,需考虑这种疾病的可能。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目前有效手段为外科减压术,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微创、机器人辅助微创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经过细致耐心的操作,伍映鑫和团队最终顺利完成对腹腔动脉的“拯救行动”。术后第4天出院时,黄先生已感觉不到腹痛。(吴平华 詹大方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