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绵竹:早稻育秧“工厂化” 奏响春耕“前奏曲”
2025年03月21日 11: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1日电 (周韵 尹翔)田野春潮涌,春耕正当时。近段时间,绵竹各种植大户紧锣密鼓抢抓时节,有序开展早稻育秧工作,一台台高速运转的育秧流水线,奏响了春耕生产“前奏曲”。

育秧流水线。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3月19日,天刚蒙蒙亮,富新镇村民卢强便来到贵丰家庭农场育秧大棚上班。“我们一天工作8个小时,一小时要装盘800个,这几天正是最忙的时候。”育秧流水线上,卢强与工人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早稻育秧作业。

  传送带上,一个个育秧盘快速下线后,工人们随即放置到育秧大棚内催芽。“我们今天刚开始进行第一批早稻育秧,一条流水线一天可育秧6400盘,移栽水稻280亩,首批育秧计划移栽1000亩。4月中旬,我们将进行第二批育秧,计划移栽水稻4000亩。”贵丰家庭农场江国平介绍,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通过机械化培育出来的秧苗能有效避开“倒春寒”、干旱少雨等不良因素,还能大幅缩短育秧时间,节约生产成本。培育出来的秧苗品质更高,真正实现了低耗能、高产出、高效益。

  3月20日上午,什地镇银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伴随着机器的咔嗒声,育秧盘通过育秧设备,一次性完成了铺土、播种、浇水、覆土、出盘等工序。另一旁,育好的秧盘整齐摆放,由叉车统一运送到旁边的大棚中。

集中育秧。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合作社主要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将播种后的育秧盘置于适宜稻种发芽的暗环境下,进行“叠盘”,再用薄膜盖严来克服天气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秧苗生长品质。

  “我们早稻育秧计划移栽3000亩,不仅能满足附近农户所需,也能为周边镇村种植大户培育秧苗。”银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强说,他们将结合春耕实际,组织农户抓紧整理农田,根据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和生产特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春耕生产工作按时推进。

  为提高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绵竹市以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育秧主体,大力推行水稻育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让现代科技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同时,相关部门还通过加强春耕备耕指导、农资储备等,全力抓好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为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提供有力保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