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日电 (陈选斌)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启动会暨项目推介活动6月30日在成都举行。会上详细介绍了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的发展思路、规划蓝图与实践路径。

据悉,当前四川正聚焦做优生产供应链、做强精深加工链、做响品牌价值链、做实支撑服务链,加快资源要素向畜牧万亿产业、粮油五千亿产业和蔬菜、水果、茶叶、蚕桑、水产、食药同源等千亿产业集聚发展。
作为畜牧业大省,四川生猪出栏量以及兔、蜂养殖量多年全国第一。会上提出,将以生猪、家禽、牛羊、兔、蜂五大产业为重点,建设24个畜牧产业集群,力争未来3到5年畜牧全产业链产值培育突破万亿大关,建成国家最重要的优质畜产品战略保障基地。
四川粮食产量全国第九,油菜籽、薯类产量全国第一。围绕这一优势,会上明确加快打造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和川东北、川南、川中丘陵、安宁河谷4条粮食安全产业带,做优做强优质水稻、“天府菜油”等8条特色产业链,力争粮油全产业综合产值尽快突破5000亿元。
在蔬菜产业领域,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南菜北运”基地,也是全国泡菜第一大省,拥有全国最大的冬春露地喜凉蔬菜基地和第二大蔬菜交易集散地。接下来,四川将加快建设攀西冬春喜温蔬菜优势区、川南早春蔬菜优势区、盆地加工外销蔬菜优势区、盆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带,努力打造全球最大泡菜生产基地,实现综合产值突破4000亿元。
四川水果以品类多、品质优著称,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五,其中晚熟柑橘、柠檬等15个单品产量全国第一。根据规划,四川将积极支持盆地晚熟柑橘、攀西晚熟芒果等5大优势水果产业带,以及优质梨、桃等8大特色生产区建设。
作为茶树发源地与茶文化发祥地,四川茶叶面积、产量、综合产值均居全国第三。下一步,将支持川西南名优绿茶、川东北高山生态茶等五个产业生态圈建设,进一步释放茶产业潜力。
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主产区。会上提出,将继续支持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种业支撑链、优质蚕茧生产链、高品质茧丝绸加工链、综合资源开发链等四大产业链。
在水产业方面,四川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经济鱼类丰富,鱼子酱产量占全球15%。接下来四川将加快建设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长江上游特色渔业产业带、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带,大力发展水产预制菜,打造西部名优鱼类种业高地与世界最大鱼子酱供应基地。
此外,四川拥有中药资源9000余种,数量全国第一。围绕天麻、川芎、麦冬、白芷等10大优势品种,四川将打造川中盆地功能性食品、盆周山区功能性饮品、川西北高原健康食品、川西南特色食品等4大产业带。
据悉,今年四川各级储备“双培”行动项目465个、总投资1994.1亿元。经过精心筛选,本次会议推介重点项目329个,总投资1072.6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