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国网

共建社交信用新生态 婚查查科技携手成都数据集团布局信用场景建设
2025年07月16日 19:07 来源:中国网 编辑:尧欣雨

  7月15日,蓉数公园“社会信用服务专区”场景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活动以“数据护航·放心婚恋”为主题,旨在通过信用数据赋能社交场景,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正向循环机制,推动信用价值显性化,实现“信用越好,服务越优”的社交生态,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成都市数据局)、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政协常委等相关领导,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邓建平,成都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鹏宇,以及四川省互联网行业联合会、成都市律师行业协会等行业专家、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成都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次蓉数公园“社会信用服务专区”的场景发布,充分体现数据要素在社会信用体系与婚恋场景中的成功应用。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逐步从传统金融领域扩展到社交、民生、商业等多个场景,杭州、深圳等地已积极开展“信用+社区”“信用+医疗”“信用+交通”等民生场景应用试点工作。为提升信用评估的精准性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性,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签约仪式上,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创社会信用服务专区-社交信用场景,双方在数据赋能行业发展、共建诚信社交生态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签约环节
签约环节

  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在致辞中表示,成都数据集团携手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双方资源禀赋和行业优势,共建“社会信用服务专区”社交信用场景,这既是蓉数公园深化“管住一级、放活二级”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是成都市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推动数据“蓉易用”的关键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国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战略部署的具体场景。

成都数据集团领导发言
成都数据集团领导发言

  据了解,2024年6月“蓉数公园”正式开园,一年时间以来已累计接入超过500类成都市授权运营类数据,以及400类社会数据,涵盖交通、教育、住建等多个领域,初步构建起成都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支撑打造了“蓉易贷”“蓉易住”“信用就医”等50余个“公共数据+”应用场景,支持二级数商服务企业超17万家,赋能二级数商业务增长近20亿元。

  成都数据集团作为成都市授权的数据要素市场一级开发主体,依托政府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整合优势,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婚查查科技则是国内领先的婚恋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专注于通过大数据技术为婚恋用户提供身份核验、信用评估、风险预警等服务。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数据资源、技术能力、行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信用体系与社交行为深度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行为进行信用评估,将“信用资产”转化为“社会资产”,让个人行为与公共服务、商业机会紧密关联,从而构建更可信、更高效的社交生态。

  在签约仪式后的发布会上,成都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重磅发布“社交信用报告”,该产品由成都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成都数据集团打造,通过整合多维社会数据资源构建起婚恋领域专属的信用评估体系,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周鹏宇介绍,报告深度融合“社交健康报告”“社交诚信报告”“情侣关系评估”“线上公证存证”和“法律援助指引”等多维度、立体化的数据模块,对于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婚恋场景的“全息信用画像”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基于个人信用动态筛选机制,“社交信用报告”还能够精准地连接价值观相近、信用可靠的个体,大幅提升婚恋匹配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成都数据集团蓉数公园的数据支撑和婚查查科技的平台数据分析,我们首次系统梳理了当前婚恋市场的信用现状、风险类型等信息,打造了面向婚恋场景的核心数据产品与服务平台‘社交信用报告’。”周鹏宇表示,平台严格遵循国家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采用包括区块链加密、隐私计算在内的先进技术,确保数据处理全流程的安全可控、可追溯、不可篡改。

  据悉,随着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成都数据集团与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深化数据应用场景,为婚恋服务、情感咨询、家庭法律、金融保险等关联产业提供重要的信用数据支撑,激活婚恋数字经济全链条价值,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婚恋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树立标杆。

  此次合作不仅是成都数据集团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也是婚查查科技有限公司在婚恋信息服务领域的创新突破。通过数据赋能,双方将共同打造一个更加诚信、透明的婚恋市场环境,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婚恋服务。同时,这一合作也将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的有益探索和借鉴,推动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提升。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