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筠连:“人大+纪委”协同监督 “护航”产业发展
2025年07月17日 13: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7日电(吴平华 杨健蜚)近年来,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把人大监督的“民意温度”与纪委监督的“纪律硬度”拧成一股绳,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从定方向到保进程,再到促长效,全程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让好项目扎下根、结出果。

乐义乡纪委同志深入粮蔬轮作基地查看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叶鼎铭 摄

  蹲点摸实情 监督跟着问题走

  2025年,在乐义乡的田间地头多了一群“问事人”,人大代表带着民情笔记本,拉着种植户唠嗑:“新种子试种怕赔本?”“病虫害防治缺啥技术?”乡纪委的同志则扎进产业基地,翻台账、看数据,琢磨“产业链上哪块容易出岔子”。

  在粮蔬轮作基地,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摆上台面:“大棚种啥品种效益高?”“地里的虫灾咋防才绿色?”联合小组把这些“挠头事”记下来,一碰头就定了调:“今年监督就盯这两块,得让农技专家到地头来!”没多久,农业专家的培训班开起来了,手把手教选种、防虫,基地里的菜苗长得更壮实,农户心里也更有底。

  产业项目推进,监督就像“影子”紧跟着。在粮蔬轮作基地建设现场,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人大代表围着施工队问:“这大棚间距够不够?”转头又跟种植大户聊:“务工岗位能不能多给咱村留几个?”乡纪委的同志则捧着招投标文件、资金流水单,一笔一笔核:“钱拨到哪儿了?”“验收程序对不对?”

  闭环抓整改 让成效落地生根

  发现问题从不“绕道走”。有次人大代表听说“好几户的务工补贴没到账”,转头就把情况告诉了乡纪委。纪委同志当即查流程,发现是村里报账环节卡了壳,两家一起找到乡村振兴部门,三天就把补贴送到了农户手上。就这么一盯一跟,300亩大棚按时搭起来,500亩配套种植见了效,一年挣回500万元,70个乡亲在家门口就找到了活儿干。

  监督不是“查完就完”,得让效果看得见、留得住。乐义乡给监督装上“回头看”的“雷达”:发现问题就列清单,写清楚“谁来改、咋改、啥时改”,过段时间再去瞅瞅,改不到位就“较真”。

  之前有人反映“产业补贴政策看不懂、领不着”,联合小组就盯上了这事。人大代表走村串户,用土话给农户讲政策;纪委同志盯着职能部门改流程,把“厚厚的文件”变成“明白纸”。没多久,农户们拿着“明白纸”就能领补贴,企业也敢大胆扩规模了。更贴心的是,他们还把粮蔬基地的成功招数学成“经验包”,在全乡推广,让“一个点的好”变成“一片区的旺”。

  如今在乐义乡,“人大+纪委”的协同监督成了产业发展的“定心丸”。人大听民意、察实情,让监督不跑偏;纪委严纪律、保廉洁,让项目不出错。两种力量往一处使,不仅让产业环境越来越好,更让乡亲们的日子跟着产业一起“往上走”。接下来,乐义乡还想把这模式磨得更细,让监督的“护航器”转得更稳,推着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实。(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