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四川法制网

四川轻化工大学禁毒先锋团队开展禁毒法治宣传“六进”活动
2025年08月27日 10:28 来源:四川法制网 编辑:曹惠君

  为落实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开展的“法治中国青春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的禁毒先锋团队,以自贡、宜宾两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主要实践基地,结合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融入红包教育基因,深入红色景区、繁华商场、田间乡村、菁菁校园、居民社区、国有企业,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且有特色的禁毒法治宣讲活动,用以点带面的形式,扩大禁毒法治宣传范围,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树立毒品及涉麻精类药品防范意识,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种植、吸食、运输、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情形,在自身防范毒品的同时带动身边人警惕毒品危害,防治毒品犯罪,共建健康美好家园。

  红色基因融普法,革命精神励拒毒

  7月23日,在庄严肃穆的江姐红色教育基地,将禁毒知识巧妙融入红色故事讲解。在讲述革命先辈坚守信仰、抵御诱惑的光辉事迹后,志愿者们随即引入“抵制毒品侵蚀,守护精神家园”的法治主题,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揭示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危害。在红色教育基地宣讲禁毒法治知识,更能激发大家传承革命精神、坚决抵制毒品的决心。

  商场变身宣传站,人潮涌动共禁毒

  7月24日,我们来到自贡市市区核心商圈“爱琴海购物广场,精心设置了禁毒法治宣传的展板、宣传单及宣传手册。在来往的人群中,我们结合真实案例,利用图文并茂的宣传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讲解了《禁毒法》、《刑法》中关于毒品犯罪的严厉惩处规定,强调“吸毒违法、贩毒有罪”的法治红线。

  法治春风入乡村,禁毒防毒我先行

  7月25—8月5日,团队成员以自身家乡所在地为基础,深入乡村场镇,积极向村民发放禁毒防毒、涉麻精类药品防范宣传手册。在人流量较大的集市、广场,我们利用村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和发生在周边的真实涉毒案例,剖析种植罂粟、容留吸毒等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为村民讲解毒品对身体的摧残,强调“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深受中老年村民欢迎。

  校园筑牢防火墙,青春同行护成长

  青少年作为禁毒防毒宣传的重点对象,也是我们此次宣传活动的主要对象。8月8日,我们走进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南溪职业技术学校,在他们休息闲暇之余,开展了集合禁毒知识宣讲和禁毒知识问答的宣讲会,在场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更是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如何正确远离毒品,防范毒品犯罪方面,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有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防范新型毒品以及涉麻精类药品方面,青少年学生还未形成清楚的认知,通过我们的细致讲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了此类毒品及成瘾性药物,树立对新型毒品的防范意识。

  深入社区基层,筑牢无毒防线

  8月9日,在宜宾市长宁县安宁社区,我们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禁毒宣传手册等形式,吸引召集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负责讲解禁毒知识的队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详细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特别是极具迷惑性的新型毒品及其伪装形式,深入剖析了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巨大破坏,同时不断提醒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人吸食、种植或走私贩卖毒品时要选择第一时间报警,而不可私自处理。现场还举行了“禁毒知识问答”,居民们踊跃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巩固了禁毒知识。不少居民表示,这样的禁毒宣传活动贴近生活,通过知识宣讲和互动性的问答知道了更多禁毒防毒知识,让自己和家人都受益匪浅,今后将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带动家人和身边人共同守护社区净土。

  走进企业,护航健康发展

  8月9日,我们的宣传活动同步走进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针对企业员工的特点,团队成员为企业员工带来了一场内容详实、警示深刻的禁毒知识宣讲活动。活动围绕“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识别毒品与涉毒行为”“防毒指南”的核心内容展开,结合生动有趣的禁毒宣传视频,向企业员工们深入讲解了涉毒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及有关法律法规,警示员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活动现场我们同样设置了禁毒知识问答环节,通过互动性的问答,进一步巩固了禁毒防毒知识。企业员工表示,此次活动很有意义,了解了很多之前不清楚的禁毒防毒知识,提升了自身禁毒意识,也会在之后的工作中积极宣传禁毒防毒知识,共同护航企业健康发展。青年担当显力量,长效机制育新风

  禁毒斗争任重道远,法治宣传永不停歇。此次四川轻化工大学禁毒先锋团队开展的禁毒宣传“六进”活动,有效提升了区域内居民、学生、工人等群体的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在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的浓厚社会氛围方面贡献出了我们的一份力量。未来,禁毒先锋队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推动禁毒宣传常态化、精准化,不断延伸宣传触角,努力筑牢全民识毒、防毒、拒毒的铜墙铁壁,为构建“无毒”社会环境注入蓬勃的青春动力。 作者:梁露月 车雅棋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