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 (陈静)“你看这红烧鱼炖得软烂,丝瓜也新鲜,一顿饭花不了几块钱,吃完还能跟老伙计们在这儿聊聊天、下下棋。”近日,顺庆区西城街道解放街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助餐点,70多岁的张昌兰老人端着刚打好的午饭,坐在靠窗的餐桌前,脸上满是笑意。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顺庆区聚焦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核心需求,不断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如今,覆盖全区20万老年人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成形,从一顿热饭、一场休闲,到日常照护、健康守护,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暖心的服务。
助餐照护暖人心 社区养老有“滋味”
每到中午时分,西城街道解放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坐满了用餐的老人。“我们这儿有饭堂,还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大家每天都约着一起看电视、唱歌跳舞等。”就餐老人何德万说。
“我们每天会准备三荤两素一汤,老年人可凭票选择其中两荤一素一汤。”西城街道解放街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主任明静介绍。

“厨房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尽可能少油少盐,营养搭配各种肉类和蔬菜。”该中心厨师长张晓群说,中心从食材采购到餐具使用,全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给老人们的“舌尖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顺着楼梯来到中心二层的照护区,这里是另一番温馨景象。浅米色的墙面搭配防滑地胶,走廊两侧装着扶手。走进房间,独立卫生间里装了起身扶手和防滑垫,电视、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护工正俯身在床边,帮老人们整理被褥,与老人们闲话家常。
明静表示,该中心具备“一站式综合服务”“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网覆盖的信息管理”等功能,主要为老人们提供全托养老、日间照料、康复护理、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等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综合养老服务。
近年来,顺庆区持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并运营7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5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00%全覆盖,提供养老床位1500余张,形成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基本框架。
医养结合守健康 便民服务“零距离”
在西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的便利正实实在在惠及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础医疗和康复服务,让老人们的健康多了一重“近在咫尺”的保障。
“阿姨,现在要给你颈部病患处贴敷,可能会有点痛,不要紧张放轻松。”走进顺庆区西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只见中医康复治疗室、特色艾灸室、诊断室等功能区,中医多功能床、颈腰椎牵引仪、微波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一应俱全,在康复治疗室大厅内,医生正根据患者病情提供督脉灸、艾灸、针灸、中药熏蒸、浮针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为患者缓解疼痛,治愈疾病。

对于在中医康复科的治疗效果,大家都赞不绝口。走进治疗室,吴晓均老人正戴着仪器做经颅磁治疗。吴晓均说,一开始她靠吃助眠药缓解,后来听邻居说社区医院有经颅磁治疗,抱着试试的心态来体验,“没想到,做了三次就有效果了,现在能睡五六个小时,不用靠药也能踏实睡着,精神头都足了!”
“作为顺庆区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中医康复以传统的汤药内服,配合康复、针灸、理疗、按摩、刮痧、耳穴压贴、穴位埋线、小针刀等诊疗项目,将中医特色诊疗融入医疗服务中。这种‘中医+养老服务’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选择。”西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主任刘怀表示,医生们在为老人缓解身体不适的同时,还会通过拉家常式的沟通传递人文关怀,把疾病防治知识、居家保健方法掰开揉碎讲给老人听,让医疗服务不止于“治病”,更延伸到“长期健康守护”,让辖区老人在“15分钟生活圈”内,就能享受到高质量、个性化的医疗康复服务。
一顿热饭解决吃饭难题,一次照护化解生活烦忧,一场诊疗守护健康平安,这些“家门口”的暖心服务,不仅让居住在顺庆区的老人们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彰显出城市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与温度。如今,顺庆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织密了民生保障网,让“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成为常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