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金融为民信任至上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让承诺温暖抵达
2025年09月16日 19: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6日电   当1.4万元满期金因客户怀疑是诈骗而迟迟无法给付,一场跨越数月、历经波折的“信任守护战”近日在乡间田野悄然上演。

  这不仅是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履行一份合同承诺,更是一家金融机构对“金融为民”初心的最真挚诠释。

  一个被挂断的电话:“骗子”与“保单”的罗生门

  “您好,薛女士,您有一笔1.4万元的满期金可以领取了……”“你是骗子吧!我没买过保险!”电话被匆忙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这是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服务人员与客户薛某某的第一次沟通。对方面对满期领取的通知,第一反应是遇到了电信诈骗。

  再次联系,依然被拒。服务人员没有放弃,在第三次沟通中,她首先郑重承诺:“请您放心,我们不会索要您的任何身份证、银行卡信息,更不会让您提供验证码。”这句关于安全底线的承诺,稍稍融化了坚冰,客户虽然仍坚称“从未买过保险”,但终于透露:家里的事由配偶做主。

  一条艰难的证伪之路:银行查询与更深误解

  线索似乎出现了。该公司服务人员第四次联系客户及其配偶,并提供了详细的投保日期、缴费银行卡尾号、家庭住址等信息,试图证明这是一份真实有效的保单。然而,深深的疑虑依然难以消除。

  为彻底打消客户顾虑,该公司服务人员提出了一个建设性方案:“您可以到您最信任的银行,查询一下当年的缴费记录,事实会证明一切。”考虑到客户可能沟通不便,服务人员提前致电客户所在地的农业银行网点,说明了情况,恳请协助。

  翌日,客户在银行排队查询后,却因未能清晰说明意图,查询未果。这次失败的验证,反而让她更加坚信:“这就是骗局!”此后,电话被拉黑,沟通陷入了绝境。

  一次坚定的上门:从“被拉黑”到“被认可”

  电话线断了,但服务的线不能断。服务人员了解到客户因右腿跛行行动不便,且家庭困难,坚决不能让她错失应得的权益。

  多次沟通无果后,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决定启动终极预案:上门服务。根据系统地址,服务人员驱车前往客户所在的村庄。在普遍信任熟人的乡村,陌生的保险公司名头寸步难行。于是,他们找到了村委会。

  在村委会工作人员这位“信任纽带”的带领下,服务人员终于见到了薛女士本人。看着盖有公章的文件、正式工牌,以及在村委会干部的见证下,客户心中的坚冰终于消融。现场完成业务办理,满期金成功划转。

  一份不变的承诺:金融服务的温度与厚度

  故事并未结束。在系统显示资金到账后,服务人员再次致电客户进行确认。“钱真的到了!谢谢你们,这么远专门跑来,我们家的柚子熟了,你们一定要来尝尝……”电话那头,是客户惊喜且安心的声音。

  这笔一波三折的满期金背后,是一份主动履责的承诺:宁可流程复杂,也不让一位客户掉队;一种人性化的服务韧性:从电话沟通到银行协同,再到上门服务,不断切换策略,只为兑现承诺;一个更有温度的金融生态:联动银行、村委会等社会力量,共同构筑金融信任的桥梁。

  金融服务的价值,不仅在于资金的交付,更在于守护每一份来之不易的信任。我们坚信,真正的惠民金融,是宁可流程复杂,也不让一位客户掉队;是无论多远多难,都要让承诺抵达。未来,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将继续以温度与韧性,与社会各界携手,让金融更贴心,让信任更简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