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人保财险:开展多维宣传 筑牢人民群众金融安全防线
2025年09月20日 09: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0日电 为持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意识,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各级机构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创新形式、多措并举,推动金融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把实用的金融知识送到消费者身边,有效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彰显国有骨干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聚焦社区民生,落地“金融为民”实践

  9月17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中共成都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指导,成都高新区财政国资局、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主办,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承办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走进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正街社区。

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宣传金融知识。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供图

  活动通过“反诈歌舞+金融宣讲+游戏互动”的新颖模式,宣传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在面对面交流互动中深入了解群众金融需求和关心关注问题,做好金融便民利民惠民文章。

  “这样的活动很实用,我们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现在知道了怎么识别诈骗电话,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养老钱。”社区居民张大爷表示。

  深入县域乡村,金融知识“进村入户”

  针对县域乡村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各经营单位积极开展“人保县域行·风险提示送上门”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社区、乡镇和集市,向基层群众发放《金融健康检测表》和金融知识折页。

人保财险达州宣汉支公司在官渡村宣讲金融知识。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供图

  在达州市万源青龙嘴村和白沙工农社区,工作人员在院坝中与村民围坐交流,以拉家常的方式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反洗钱等知识。人保财险达州宣汉支公司走进官渡村,结合农村多发的真实案例,用当地方言讲解基础金融知识、保险功能和诈骗识别技巧,提醒村民警惕“高息理财”陷阱。

  “这些知识太有用了!我们村里之前就有人因为不懂这些上当受骗,遭了不少钱。”官渡村村民李大姐说,“现在知道了怎么辨别正规保险和非法集资,以后就不会轻易上当了。”

  金融教育走进学校,培育清廉金融文化

  为深入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升青年学生金融法治素养与廉洁从业意识,人保财险攀枝花市分公司走进攀枝花学院,面向学生群体开展专项宣传,通过推广“清廉蜀韵”表情包和知识答题,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金融观念。“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特别是在防范‘校园贷’和电信诈骗方面很有帮助。”大学生王同学表示。

  人保财险资阳雁江支公司与威远支公司则通过快问快答等互动形式,强化学生对金融常识的记忆,切实提升青少年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重要的金融知识。

  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开展双语金融宣传

  针对民族地区特点,人保财险阿坝分公司聚焦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高频风险,采用“藏汉双语+本地案例”模式,向民族地区群众和老年人解析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

人保财险阿坝分公司采用汉藏双语开展金融宣传。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供图

  “用彝语讲我们就更明白啦,这样的宣传贴心又实用!”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荍坝镇金华村的金融知识宣传坝坝会上,人保财险马边营销服务部采用“汉语+彝语”双语宣讲,为村民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中介等实用金融知识,剖析了“套路运”“代理退保”等常见骗局的真实案例,一步步拆穿诈骗套路,提醒大家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未来,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持续为构建和谐、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贡献人保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