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 (张莉)金秋送爽,猕果飘香。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的万亩猕猴桃喜迎丰收,颗颗“绿宝石”挂满漫山遍野。近段时间,正是开园采摘期,种植户黄安辉捧着刚过秤的果子满脸笑意,十几名工人快速将一箱箱贴好标签的猕猴桃搬上货车,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黄土镇被誉为“中国红阳猕猴桃之乡”,种植面积超3.5万亩,这里的红心猕猴桃果肉质地细嫩,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黄土镇陆续建成现代化灌区、智能滴灌基地、冻库以及AI智慧选果线,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管家靠前服务,多措并举助力猕猴桃产业实现全链升级。
黄安辉的35亩果园位于猕猴桃产业园核心区,2023年,黄安辉和其他32个村1100户种植户一起,响应政府“智慧农业”号召,将传统漫灌改为高效滴灌。
“滴灌省水又省工,还能精准施肥,可当时电压不够,我们都有点儿着急。”黄安辉说,去年6月猕猴桃进入膨果期,急需充足水分,可当1100多户种植户同时开启滴灌设备时,水泵运转相当费劲。
近年来,绵阳公司大力推行网格化服务,电管家们了解种植户用电需求后,迅速摸清电网运行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切实提升电网“硬实力”。2024年至2025年,绵阳公司对黄土镇先后实施两次电网升级改造,累计新架10千伏线路供电线路2000余米、400伏线路680米,改造园区400伏供电线路2200米,新增2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3台,从硬件上筑牢了供电基础。
硬件提升了,还需要增强供电“软实力”让种植户用好电。黄土供电服务站电管家为农户算了两笔“把电用好”的经济账。
第一笔是“错峰生产”的节能账。电管家们分片分户上门摸排,了解猕猴桃种养特点与水分需求特征,为每位农户制定个性化科学用电时间表,手把手指导加装时控开关,让设备在夜间低谷时段自动启动高效运转、白天高峰时段精准关停避峰,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省电费。同时,由电管家主导建立微信群,做好科学用电的管理、提醒等后续工作。
“我们现在错峰浇灌,这个月电费比去年少缴了800多元。”作为“科学用电”方案的首批受益者,黄安辉对其带来的实惠深感认同。
第二笔账是“错峰销售”的生意账。过去,由于猕猴桃保鲜期较短,缺乏储存规划,在集中上市期间往往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影响农户收益。在猕猴桃种植核心区的民生村,黄土供电服务站建议村民建设冻库,延长猕猴桃储存期,实现错峰销售。
“我们村新建了15个冷库,果实储存期可达200多天,往年上市均价每斤8元,低价时1元、2元都在卖,现在有了冷库,大家都不着急卖了,价格一直能维持在8至10元,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民生村支书苏军说。
2025年,黄土镇的猕猴桃预计亩均产量达1650公斤,年产量有望达到5.8万吨,产值预计突破6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将超过2万元。绵阳公司将持续优化供电服务,为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护航农业产业化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