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 作为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长虹在以AI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敏锐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将AI技术与企业全场景运营深度融合,构建起以“AI+运营”为核心的智能生态体系,并打造长虹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以下简称“长虹AI中台”),推动企业运营效率、管理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全面跃升。
在长虹各地的智能工厂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产品从生产线上下线,产品检测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此前,技术人员从海量检测校准标准中快速定位对应文件以及条款,常面临效率瓶颈。如今,长虹自研的“AI检测助手”已正式投入使用,有效破解这一痛点——技术人员只需简单提问,即可秒级获取精准条款。

在现代化的工业场景中,长虹“AI检测助手”正扮演“数字员工”的角色。这一“数字员工”依托长虹AI中台构建,也是该平台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业务应用与企业运营的深刻实践。
不久前,长虹AI中台首批产业公司赋能行动正式启动。这意味着,长虹AI中台将推动长虹华丰科技、广东长虹、长虹·美菱中国区等产业公司,落地包括虚拟合同审核员在内的近20个“数字员工”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助力试点单位打造AI创新标杆。
据介绍,长虹AI中台是AI核心能力中枢的调度中心:通过共性能力输出、业务赋能等方式,向上服务集团多样化AI应用场景,向下调度私域大模型资源,为长虹AI生态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依托长虹自建的可信数据空间安全管控体系,该平台可以充分保障AI生态链中的数据安全。

作为长虹统一的AI技术底座,该平台以全链路数据工程重塑企业知识体系,打造“数据知识工程+模型工程+智能体工程”一体化全流程工具链。借助共性能力释放与零代码AIAgent应用广场模式,该平台实现了基于高质量数据集的企业“数字员工”智能体“工厂化”批量生产,进一步助力企业构建全域协同、自主进化的企业级智能体集群。值得关注的是,该平台已具备20余种专项数据处理算法与智能标注工具,可将数据处理周期缩短50%,高效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同时提供90余项能力组件与7类智能体模板,可将数字员工上线周期缩短50%。此外,平台还沉淀了行业通用AI能力,为后续AI场景的快速创新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依托长虹AI中台,长虹将持续推动AI技术与产业业务、企业运营深度融合,聚焦低复杂度、高重复性的高价值场景,持续挖掘企业级AI应用场景,加速企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实体产业智能化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