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黄龙景区联手西南科技大学 打造“行走的地质课堂”
2025年10月10日 14: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 由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近日与西南科技大学共同打造的“钙华的故事”科普展示墙,在黄龙景区旗下的牟尼沟景区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此举是景区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旨在将深奥的地质科研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体验,为游客开启一扇认知自然奇观的窗口。

黄龙景区里的科普墙。黄龙景区管理局供图

  牟尼沟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以其丰富多样的钙华地貌闻名遐迩,不仅拥有“中华第一钙华瀑布”扎嘎瀑布,还有星罗棋布的钙华湖泊群。这些钙华沉积因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

  本次启用的科普展示墙,正是基于景区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由景校双方携手,将专业的科学研究与文旅体验完美融合。展示墙的核心展区创新性地采用“钢化玻璃遮罩+局部剖面切割”设计,将层状钙华沉积的精妙结构完整、清晰地呈现在游客眼前,如同一本打开的“地质天书”。项目还依托专业的科学测年分析技术,清晰界定了不同钙华层的地质年代,帮助游客直观理解钙华地貌形成的漫长历程与自然演化规律。

  此外,静态图文展板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介绍了纹层钙华、年轮钙华、豆状钙华等典型形态的特征与形成条件,从多维度为游客构建起系统而准确的地质科学知识体系,成功将牟尼沟打造成一个生动的“行走中的地质课堂”。

  据悉,黄龙景区此次与高校的合作,成功地将象牙塔中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大众可感知、易理解的科普产品,不仅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生动典范,也充分展现了景区在探索“科研+科普+研学”一体化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这一举措极大地丰富了景区的科普内涵,对于提升游客的生态与地质认知水平,推动高质量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