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1日电 (唐倩 肖茹月)10月20日至21日,由青海省藏剧团·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倾力打造大型安多藏戏《金城公主》亮相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展演。该剧以其深刻的思想主题和精湛的艺术呈现,赢得了观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成功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的恢弘乐章。
演出中,金城公主为民族和睦而奉献一生的动人故事,通过安多藏戏高亢的唱腔、精美的服饰和深情的表演得以完美展现。
《金城公主》以金城公主的生命轨迹为主线,精心选取了其乱世童年、毅然西行、和亲路上的变故、失子之痛与疫病侵袭、力促唐蕃会盟、积极传播中原文明等重要人生片段,层层递进,塑造了一位身处历史洪流却坚韧不拔、智慧豁达、始终胸怀家国大义的女性形象。创作团队并未简单停留在宏大政治叙事的表层,而是着力于挖掘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澜,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温度有机结合。
剧中,“传播文明”展现了金城公主将中原医药、纺织、典籍等先进文化带入吐蕃,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不懈努力;“力促会盟”则生动再现了她为消除隔阂、增进理解、推动唐蕃关系走向和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情节深刻揭示了历史上藏汉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史实,为观众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鲜活的艺术参照。
在艺术呈现上,创作团队既保留了藏戏传统鼓钹的节奏与唱腔韵味,又融入了具有唐代风韵的音乐元素;在舞美设计与礼仪呈现方面,无论是大唐饯行宴饮的典制仪轨,还是吐蕃婚庆大典的民俗风情,都力求精准还原,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卷。这种“传统为魂、现代为用”的艺术追求,使整部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展现出开阔的文化视野。
在音乐编创上,剧目既保留了藏戏传统鼓钹的节奏与唱腔的韵味,又适时融入了具有唐代风韵的音乐元素;在舞美设计与礼仪呈现上,无论是大唐饯行宴饮的典制仪轨,还是吐蕃婚庆大典的民俗风情,都力求精准还原,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卷。这种“传统为魂、现代为用”的艺术追求,使得整部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备了开阔的文化视野。
藏戏艺术底蕴深厚,是我国348个戏曲剧种中极具特色的瑰宝。它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戏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安多“南木特”藏戏作为重要分支,既保留了藏戏传统的虚拟、写意表演程式与面具运用等核心艺术特征,又深深植根于安多地区的文化土壤,融入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与审美情趣,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采。
当古老的藏戏唱腔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现代化舞台上再次唱响,《金城公主》不仅向观众展示了藏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更让一段关于和亲、关于友爱、关于团结的历史佳话,穿越时空,成为连接汉藏民族情感、促进文化认同的强大精神纽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