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从军营到兔场:一位退役军官的乡村振兴“突击战”
2025年10月23日 16: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3日电   题:从军营到兔场:一位退役军官的乡村振兴“突击战”

  作者 李惠玲

  在四川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退役军人吴本成用十年时间,成功从国防卫士转型为乡村振兴带头人。作为四川成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他扎根乡土,大力发展肉兔养殖产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我要让自贡人吃上自己养的好兔子,还要让四川兔子跳出国门!”吴本成的话语中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坚定和执着。

在养殖场工作的吴本成。成本农业 供图

  从军营到兔舍:一位退役军人的转型之路

  2015年,吴本成告别了28年的军旅生涯。在人生的二次“择业”面前,他出乎所有人意料,选择了肉兔养殖。

  “战友说我‘从天上的箭转到地上的兔’,落差太大。”吴本成笑着回忆,“昔日执掌大国箭阵,维护的是国家安全;今朝稳牧一舍兔群,守护的是百姓餐桌。角色不同,但当好‘基石’的责任没有变!”

  创业初期,他把火箭军“精准严实、万无一失”的作风完整“移植”到兔场:种兔选育像挑精兵,饲料配比如配弹药,环境控制严格如导弹发射环境维护。

  “军人不打无准备之仗。”每天清晨六点,自己准时出现在兔舍,记录生长数据,调控环境参数,饲料精确到克。“这里就是我的新战场。”吴本成说,“每一只兔子,都是我的兵。”

吴本成的“新战场”。成本农业 供图

  闯关出口认证:西南肉兔的“破冰”之旅

  8月28日,是成本农业发展史上里程碑的一天——企业正式获得海关总署颁发的“出口畜禽原料养殖场”备案资质,实现了西南地区肉兔出口“零的突破”。

  “这一张证书,背后是我们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吴本成郑重地说。尤其是实现“无抗养殖”,堪称最难打的“硬仗”。

  刚荣获自贡市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成本农业总经理丁茂知指着智能化兔舍介绍:“不用抗生素,就得靠环境、饲料和预防‘三位一体’的精细管控——我们做到了。”

  如今,成本农业已实现全程智能化溯源,环境参数一屏监控,还创新引入中草药防病体系。“我们的兔肉氨基酸含量高达19.4%,超出行业平均水平4.2%——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代表着极佳的蛋白质品质,意味着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至关重要。”吴本成语气自豪。

养殖场出笼的肉兔。成本农业 供图

  “跳”向国际餐桌:农博会意外收获海外订单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现场,成本农业的展位前人头攒动。

  一位日本企业代表在品尝兔肉产品后,主动上前询价:“你们的兔肉品质很好,有没有出口到日本的计划?”此时,距离成本农业获得出口资质仅过去一周时间。

  让人惊喜的是,双方深入洽谈后,日方当场提出每季度采购54吨白条兔的意向,全年订单量预计达200吨。这不仅是对企业产品质量的肯定,更是对四川农产品的高度认可。

  好事成双。农博会结束后的第五天,一家成都食品企业主动登门考察,在参观完智能化养殖车间和加工生产线后,当即提出每月稳定采购9000斤白条兔的合作意向。

  “这才只是开始。”面对接连而至的订单,吴本成显得信心十足,“接下来我们要推出茶香冷吃兔、橘红兔丁,用自贡特产打造‘一兔知川’品牌。”

  带动乡亲共富:小兔子蹦出乡村振兴路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吴本成常说的话。近年来,企业推行“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家庭农场”模式,为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统一种、料、技、防、收,农户只需专注养殖,不愁销路。

  村民老李笑着说:“以前自己养兔提心吊胆,现在年收入多了两三万,踏实!”

  目前,成本农业已在桥头镇增产村扶持建成1个退役军人创业养殖基地,年出栏量达15万只。“下一步我们计划再复制2个基地,让年出栏总量突破60万只。”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全世界都尝到四川兔子的味道!”吴本成说这句话时,眼里有光。从大国基石到民生基石,他用十年时间指挥了一场成功的“产业突击”。如今,这只从自贡跳出去的兔子,正跃向更广阔的世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