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 四川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服务四川银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会同四川省民政厅等省级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养老金融资源投入,助力四川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部门联动 构建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为统筹做好全省养老金融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四川金融监督管理局、四川省委金融办、四川省民政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省级工作推动机制,加强产业规划、财金互动、政策工具的协调联动,定期调度、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推动政策落地。
结合全省银发经济发展特点,四川省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四川省养老金融“银龄增辉”专项行动方案》。围绕银发经济发展、养老备老群体、适老化金融服务、银龄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四个方面,统筹实施开展四大专项行动,力争到2028年基本建成精准高效、特色鲜明、普惠可及、持续发展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据了解,四川选择在银发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成都、攀枝花、凉山、巴中四地,开展养老金融创新试点,探索打造“核心引领—区域联动—全域辐射”的梯度推进格局,为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加大金融支持 开展银发经济融资促进行动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加快推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工具落地,指导金融机构构建“融资对接、政策宣传、问题反馈”的全链条服务机制,切实提升政策工具的知晓度、惠及面。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22家银行机构发放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与养老贷款47.6亿元。
围绕成都等重点银发产业园区集聚地,该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融资融智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围绕全省银发经济七大重点发展方向,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打造20余款“银龄”系列专属信贷产品;针对养老服务机构“轻资产、缺抵押”瓶颈,创新推出“床位收费权质押增信”服务模式。
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04亿元,同比增长36.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7个百分点。聚焦居民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持续丰富养老金产品和服务,实现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33.5亿元。
该行会同四川省民政厅发布养老金融产品手册,提升银企融资对接效率;定期向银行推送四川银发产业链主链属企业清单,组织金融机构分批分类做好融资需求摸排、对接,加强融资培育。截至今年8月末,相关企业共获得银行信贷支持16.6亿元,同比增长45.6%。
夯实基础服务 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便利度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组织全省银行机构开展服务网点适老化改造,配置适老服务设施,完善银行APP“大字版”、智能语音、简洁排版等功能。截至9月末,全省已建成示范化网点218家、标准化网点1.3万个,实现了全省银行网点的全覆盖,老年人的金融服务体验感和便捷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结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该行巩固优化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金查询、存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目前已覆盖省内所有行政村;拓宽农村地区居民投资渠道,提升农村老人购买国债便利化水平。截至9月末,全省乡镇以下地区销售国债金额达31.3亿元,同比增长20.3%。
此外,该行还配合省级相关部门加强涉老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建立完善涉老金融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预付资金的全流程监督和管理,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