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村民喜领“家门口就业证” 乐“晒”幸福新生活
2025年10月28日 21: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 (邹立洋)“你看这红本本上的字——‘签约本’,以后我就要在镇上的酱醋厂上班了,步行10分钟就到,再也不用跟娃儿分开了!”10月28日,古蔺县椒园镇晒酱食品有限公司“重阳启酿·晒酱传承”投粮典礼现场,村民任大姐双手捧着烫金证书,指腹轻轻摩挲着,脸上的笑容像秋日暖阳般灿烂。

启动仪式现场。古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仪式现场的“签订劳动合同环节”,成了村民们“晒幸福”的主场。8名村民代表踩着轻快的脚步走上台,有曾在外漂泊多年的返乡青年,有想兼顾家庭与工作的留守妇女,还有靠务工稳住增收的脱贫户。当四川晒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阎旭勇把证书和礼包递到他们手中时,台下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与欢呼声。

  这场满是民生温度的场景,正是椒园镇晒酱?酱醋惠民项目投粮启幕的核心环节。作为椒园镇“绿色发酵食品”加工产业的关键项目之一,总投资1.2亿元,采用“一厂两区”(生产区+晾晒区)模式,从落地到建设处处藏着“惠民巧思”。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委和省政府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把闲置的观龙小学旧址改造成生产车间,变“废”为宝,既盘活了资源,又为村民“家门口就业”搭建了平台,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该项目自2025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企业提前对接村民需求,优先储备岗位,如今投粮后,让“就业梦”真正照进现实。仪式上,四川晒酱食品有限公司还与椒园村、龙凤村、水田村等签下《村企就业帮扶合作协议》。协议里明确的“优先吸纳两村劳动力”“免费开展酿造、品控技能培训”“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购买保险”等条款,更是让村民们吃了“定心丸”。

  “从‘边缘困局’到‘换道起跑’,我们搞产业的核心,就是让村民能跟着受益。”椒园镇党委书记李畅看着现场热闹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欣慰。她介绍,“项目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预计可提供300余个稳定岗位,未来还将推动6000亩标准化大豆种植基地落地、3万亩辐射种植区铺开,带动超2000户农户增收,我们要让赤水河畔的‘天然发酵优势’,变成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让‘家门口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

  四川晒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朝泽表示,选择扎根椒园,不仅因为这里的干热河谷气候适合发酵,更因为“让村民乐在本地、富在本地”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理念契合。“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产酱醋3000吨、产值能达6000万元,二期还要建展示厅、酱醋庄园,搞‘产业+文旅’融合。”他说,后续会持续开展技能培训,让村民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能手”,企业要和村民一起,把酱醋产业做香,把日子过甜。

  据悉,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量达5000吨,年需原料超5000吨,将进一步延伸拓展“种植-加工-文旅”产业链,推动椒园镇从“特色产业单点突破”向“全链条协同发展”迈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