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10月27日至28日,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共同举办了“宗教自我管理制度与我国宗教中国化”研讨活动。
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陈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活动并讲话,四川省民族宗教委主任宋秋作活动总结讲话,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乐山市委副书记文甦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会人员围绕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宗教自我管理制度与自我革新、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等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研讨活动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发挥党政干部队伍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中“导”的作用。要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效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紧跟现实发展需求,加强宗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队伍在理论创新和政策咨询中的智囊作用。各方要协同发力、密切配合,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在四川的实践探索,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主旨演讲、大会交流和专题对话,又安排了中国化·巴蜀风-我国宗教礼仪、宗教建筑中国化等系列专题片展映、“中国化·巴蜀风-我国宗教音乐中国化鉴赏会”等,以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巴蜀地区各宗教在建筑、音乐、礼仪等方面系统推进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本次研讨活动在各方积极参与和深入交流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凝聚了重要共识。宗教工作干部普遍认为,此次活动深化了对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的认识,强化了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政治自觉和系统思维;宗教界代表一致表示,通过有形有感的研讨活动,激发了宗教界主动担当、自我管理的主体责任,将在教义阐释、制度建设、教风整顿等方面实现自我革新,在时代变迁中维系信仰的价值;专家学者盛赞,活动构建了“知行合一”的学术场域,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此相互滋养,拓展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路径。
山东省、湖南省、重庆市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同志,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四川省内各市(州)宗教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四川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基地负责人,各全省性宗教团体领导班子成员及川渝两地宗教界中青年教职人员代表等120余人参加活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