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第十九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鸿蒙应用开发赛复赛28日在锦江区白鹭湾科技生态园举行。
复赛现场,来自全国的30支开发者团队齐聚蓉城,围绕鸿蒙系统生态和开源鸿蒙建设展开了一场以“技术创新驱动,生态适配共赢”为核心的角逐。
据了解,参赛项目中,既有行业龙头也有初创企业,而参赛项目中有关注行业智能化提升的,也有对民生的关注。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软通鸿蒙二轮车”团队带来的“机车+头盔”的跨终端车机交互系统,实现手机、车机、头盔等设备无缝协同,实现了灵活的人机智能交互。
河南郑开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WheatLab团队的项目“智能终端产品适配与创新类”,致力于解决种子育苗过程中的智能化。团队选手陈森淼介绍,“目前智能化育苗成本非常高,要实现温度、湿度全程控制需要1000万元以上,这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是非常高的成本,也是制约农业智能化的瓶颈。我们基于鸿蒙系统的这套设备能把成本降到十分之一以下,目前已经有好几个企业与我们对接了。”
大赛评委、鸿蒙生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胡晓华表示,“我们考察技术架构是否具备可扩展性与跨终端协同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关注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态适配’考量与OpenHarmony生态深度契合,希望参赛团队思考商业化路径、用户规模与产业成熟度。我们要的不只是好创意,更希望看到项目未来能落地、能生长的产品。”
本次参赛项目中,从跨设备协同的智能应用,到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智能终端,开发者们用代码展示了鸿蒙系统的“多端合一”力量。更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力量成为本次大赛的“创新引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团队都带来了各自的创新项目,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技术硬实力,更凸显了软件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导向。
据悉,晋级决赛的团队名单将于5个工作日内正式公布。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已成为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领域。鸿蒙符合国家发展操作系统战略部署,成都积极把握机遇,率先布局鸿蒙生态,成功落地西部唯一的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全力构建开源鸿蒙产业高地。本届大赛首次设立鸿蒙应用开发专项赛,围绕开源鸿蒙与HarmonyOS生态,推动行业应用加快适配,培育具有原创能力和实战经验的鸿蒙开发人才与项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