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4日电 (何曼青)为深刻汲取“10·28”道路交通事故教训,全面落实成都市安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部署要求,郫都区综合执法局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引领,将清廉作风贯穿安全生产监管全过程,严守“三管三必须”原则,秉持“敏感敏锐、立说立行、认真较真”工作准则,特邀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城市管理领域开展全覆盖安全排查,以务实举措推动隐患闭环整改,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发展稳定大局。
廉政筑基 筑牢安全监管“防火墙”
在四季度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区综合执法局将廉政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以清廉作风为监管效能“保驾护航”,从源头防范廉政风险。
为确保安全检查“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实行“现场巡查+资料核查”双轨并行的监管模式。现场巡查直插基层、直面问题,资料核查则追溯源头、验证实效,确保了对安全隐患的精准识别与判定。为安全监管工作筑牢了坚不可摧的“廉政防线”,让清廉之风成为保障安全监管效能的“净化器”和“助推器”。
精准施策 织密隐患排查“过滤网”
城市管理点多面广、专业性强,如何确保排查全面、客观、专业?区综合执法局引入具备权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发挥其专业优势和“局外人”视角,对全区10个街道(镇)重点区域开展“解剖麻雀”式安全“体检”。
排查范围覆盖人流密集的石牛公园、涉电风险较高的共享单车换电区,以及D20地块南侧绿地施工项目等关键点位。工作人员严守“三不”原则——不提前打招呼、不搞特殊关照、不回避矛盾,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一线、直面现场。
在每一个点位,专家和执法人员都细致检查设备运行、制度落实、应急预案及物资储备情况等。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扫描式”排查,累计发现一般性安全隐患142处,全面摸清底数、锁定风险,为后续精准整改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底图”。
闭环管理 拧紧安全责任“压力阀”
发现隐患是前提,整改到位才是关键。针对排查出的142处隐患,区综合执法局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坚持“即查即改、立行立改”的原则,迅速建立起详尽的《安全隐患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制度,确保所有隐患“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改、改到位”。
强有力的督导催生高效的落实。截至目前,排查发现的142项一般隐患中,已有140项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高达98.59%。对于剩余的2项因工程周期、技术复杂等原因需长期推进整改的隐患,区综合执法局印发了《关于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涉及问题整改工作的提示函》,指定专人负责,实施跟踪督办,定期了解整改进展,确保各项整改措施按照既定时间表稳步推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辖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全员安全素质。”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周光胜表示。
长效常治 巩固安全防控“新常态”
为防止问题反弹、新患滋生,区综合执法局着力构建“回头看+群众监督”双重长效监管机制。通过随机抽查、重点复查、不定期暗访等方式,对已完成整改的点位进行“再体检”。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复查点位43处。同时,主动向社会公布24小时安全隐患举报电话,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成为城市安全的“监督员”和“信息员”,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接到群众有效反馈线索7条,均已在第一时间组织核查并处置完毕,形成了群防群治、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以此为契机,区综合执法局推动安全监管与廉政教育迈向常态化、制度化。组织责任科室、管护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召开安全生产暨廉政警示教育座谈会;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营造出“人人讲安全、处处守廉洁”的浓厚氛围。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下一步,区综合执法局将持续深化“党建+廉政+安全”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更硬作风守住安全底线,为郫都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