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5日电 汶川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要求和决策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紧扣省委“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坚持“一区两地六示范”战略目标不动摇,锚定“四型三园两窗口”“三高地三中心”建设任务不松劲,大力支持“基础赛道”、重点培育“优势赛道”、前瞻布局“未来赛道”,奋力开启现代化汶川建设新篇章。
产业持续提档升级

建成产业基地20.95万亩、标准化果园30个、规模养殖场92个,特色水果产量9.77万吨,畜禽饲养总量45.85万头(羽、只)。实施技改项目14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羌人谷滑雪场开门试营业,举办“甜樱桃采摘节”“大禹华诞”等节庆活动,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基础配套优化提质
投入9000万元建设美丽乡村路、四好农村路,打通断头路217公里、纾解瓶颈路165公里,建成标美路、示范路100公里,农村公路755公里,建制村通达通畅率100%。全面扎实推进G317改线工程、都四山地轨道交通等18个省州重点项目,汶彭高速、川汶高速正式纳入省高速网规划,改造8个城市老旧小区,提升市政道路10.53公里。
民生保障更加全面

建成农民工综合服务站69个,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第三幼儿园建成投用,学前三年入园率95.58%、小学初中入学率100%,成功上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实施全民健康免费体检2万余人次,建立69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重点人群签约率100%。
生态空间不断优化
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干旱河谷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植被恢复11.6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震后的38.1%提高到42.45%,水土流失面积由3440平方公里下降到1448.46平方公里。强力推动“三大行动”“三大革命”,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岷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6%。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50个,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达到“优”级,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94.98%。
主动服务激发活力

先后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等政策4个,投入科技创新资金2334万元,为创新发展注入活力。制发《汶川服务民营企业恳谈制度》,收集民营经济主体诉求、意见建议69条,现场答复解决35条,专题调研、办理34条。启动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加大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98人次,检查市场主体769户次。精准配套“3+N”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新增市场主体630户,城镇新增就业810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