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壤塘县筑牢防汛“安全线” 撑好防汛“保护伞”
2024年06月05日 16: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5日电 (王廷妮)“以前(雨季)的时候,这儿水大很危险,现在有了这个(堤防项目)我们就安心多了,我希望这个项目能早点完成。”家住壤塘县石里乡两河口村的村民泽四姐说道。

  今年汛期以来,壤塘县时刻绷紧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立足实际着眼于提升民生福祉和保障群众安全,详细制订防汛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划定重点和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全县各项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为群众撑好防汛“保护伞”。

施工现场。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施工现场。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壤塘县吾伊石里堤防建设项目负责人江明国介绍说:“目前已完成了项目总进度的30%,计划将在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确保项目建设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据了解,为更好的推进提防建设项目,壤塘县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项目建成后,将在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同时,有效提高防洪减灾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农牧民群众应对汛期的防御体系,为河道沿线群众提供更加牢固的保护屏障。

  同时,壤塘县各级部门和乡镇还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对各隐患点建立台账并定期进行巡查;进一步加强宣传,入户为老百姓宣传防汛防灾知识,确保防汛知识深入人心;相关部门还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开展乡镇、村、组三级干部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为群众撑好防汛“保护伞”。(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