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资阳安岳:全程机械化助力水稻颗粒归仓
2024年08月20日 13: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吴平华 闫凯)金秋送爽,稻谷飘香。当前,资阳市安岳县57.5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在各乡镇的地头田间,村民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抢收稻谷,收割机械穿梭在金色的稻浪中,轰鸣声此起彼伏,一幅绝美的丰收画卷。

 收割水稻。闫凯 摄
收割水稻。闫凯 摄

  8月18日,安岳县清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凡强同往常一样,吃罢早饭,便早早地来到了思贤镇清泉村水稻种植基地,看见一株株颗粒饱满的稻谷,刘凡强笑了。

  “今年的雨水足,稻谷长得好呀!”刘凡强不顾泥泞,光脚扎进稻田,一边仔细检查着金黄色的稻穗,一边用毛巾擦拭着汗水。刘凡强说,他总共种植了800余亩水稻,眼下已全部成熟并进入收割阶段。

烘干稻谷。闫凯 摄
烘干稻谷。闫凯 摄

  大范围的水稻收割作业,对刘凡强来说是小事一桩。刘凡强说,合作社采购了很多机械设备,仅大、小型收割机就有10余台,从种到收,全程采用机械化管理。

  谈话间,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汽笛声萦绕耳际,只见一台台现代化收割机驰骋在金黄色的稻田中,迅速而高效地将水稻收割、脱粒。脱粒后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出,灌满了一辆辆运输车。刘凡强说,稻谷灌满装车后,便会拉到附近的烘干房进行烘干作业。

  当日,来到清泉村的一处烘干房。烘干房内,机械轰鸣,多台烘干设备正在全负荷运转,正在对刚运输过来的稻谷进行烘干作业。

  刘凡强说,此处的烘干房于2017年完成修建,但由于近几年来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一处烘干房显然不能满足稻谷烘干需求,经过深思熟虑,刘凡强又加大资金投入,于去年和今年修建了两座全新的烘干房,现如今的日烘干能力达到了20余吨。

  刘凡强说,全程机械化的管理模式省时高效,保证了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从种植到采收,从烘干到加工……夯实机械化基础对于粮食作物生产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筑牢全县粮食安全‘压舱石’。”安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