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西充:反诈宣传进企业 法企共护“钱袋子”
2024年08月21日 13:1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1日电 (廖桂华)近日,西充县人民法院“阳光果果”法治宣讲团在西充红福人家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互动宣讲活动,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知识,提高群众防诈反诈意识。

活动现场。廖桂华 摄
活动现场。廖桂华 摄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来电和手机短信,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西充县刑庭法官助理袁媛结合法院审理的真实案例,向在场职工介绍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特点和危害,教大家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提醒大家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一旦发生受骗要及时报案。

  随后,法院干警向企业职工发放防范典型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内容的宣传单,呼吁大家提高警惕、时刻防范,主动远离电诈、有效防范电诈。

  “听了今天的宣讲,我对反诈防诈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公司财务人员,我将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在接到领导通过QQ或微信以文字方式安排转账汇款时,要更加仔细甄别、核实清楚,谨防诈骗短信和来电,不盲目转账汇款,避免公司财产损失。”该公司一财务人员听完宣讲后说道。

  “此次活动,我们旨在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宣讲,增强企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提高员工识诈、防诈、反诈能力,筑牢企业防诈‘安全网’,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西充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勤阳表示,接下来,该院将持续推进反诈宣传“五进”(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依法严惩各类电信诈骗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