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1日电 (泽英 柴自贵)为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旗帜鲜明为作风正派、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不谋私利的干部鼓劲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持续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为奋力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提供人才支撑。近日,中共阿坝州委《关于深化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
明确容错纠错范围。对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以及在理旧账、解难题、应急处突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主动履职、担当作为,出现失误错误并积极主动纠错整改的,大胆容错。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行为,对干部明知故犯、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不容。
切实厘清程序标准。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等主体按“谁实施、谁容错”原则,从动机态度、客观条件、性质影响、挽回损失、整改成效等方面,结合一贯表现、组织评价、群众口碑等情况,经综合研判后进行容错纠错。提出容错认定和免责减责建议,经集体研究后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告同级党委(党组),容错情形难以认定的,邀请相关部门、利害相关方、相关领域专家、群众代表等进行会商,也可请示上一级追责问责主体后作出结论。纪检监察机关、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探索建立联合容错机制,对因行业政策冲突、地理气候限制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失误错误减少苛责、主动容错。
严格纠错工作要求。各级追责问责机关坚持审慎研判、精准问责,对下级机关作出的错误问责决定,应当督促及时纠正,健全问责提级审核、问责案件评查制度,杜绝粗放执纪、泛化问责。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强化纪律处分与组织处理有效衔接,督促容错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防止失误错误重复发生。
强化容错结果运用。予以容错免责、减责的单位或个人,及时纠正错误的,除有影响期的情形外,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方面不受影响;在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党风廉政意见回复,职称评聘以及绩效、奖金发放等方面不受影响;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后备干部等职务或资格等方面不受影响。
加强对象权益保障。各级追责问责机关对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容错结论,及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单位、个人澄清正名,并视情况通报容错典型案例。将澄清正名与查处诬告陷害有机衔接,对诬告陷害者依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加强受处理处分人员回访、谈心谈话工作,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注重正面引导,消除干部思想顾虑,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加大工作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加强对容错纠错工作的组织领导,承担主体责任,做到敢容错真容错,树立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鲜明导向。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出处理,做到从严管理监督和激励担当作为相统一。组织人事部门对影响期满、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受处理处分干部,该使用的大胆使用。
“开展容错纠错是化解干部‘后顾之忧’、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顾虑的重要举措。”阿坝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决落实《关于深化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要求,不断提升容错纠错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敢闯敢试敢担当,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