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达州大竹:经方“引擎”驱动县域中医药发展
2025年04月11日 19: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1日电 “谢谢唐医生啊,现在终于可以‘挺起腰板’做人了!”近日,在四川省大竹县中医院,68岁的患者彭某紧紧握住唐俊医师的手,连声道谢。原来,彭某患严重腰腿痛多年,一直备受折磨。唐俊接诊后,运用“黄煌教授经验方”四味健步汤进行治疗,5剂后症状便消失了。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省大竹县曾经同许多地方一样,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陷入“山穷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境地,医院发展也因此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

  然而,早在2006年8月,大竹县就在达州市率先挂牌设立县中医药管理局。如何探索一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特色发展路子,成为摆在大竹中医药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012年11月,时任大竹县中医院副院长曹吉宪赴南京参加全国经方临床应用研讨会暨经方(国际)论坛。经方的独特魅力让曹吉宪瞬间意识到,这或许是大竹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开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金钥匙。会议一结束,曹吉宪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单位,把经方的种子带回大竹,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2018年7月,黄煌应邀到大竹县讲授“经方之道”,现场为大竹中医药事业发展把脉开方,指点迷津。在他的指导帮助下,“经方名中医团队培育项目”应运而生。县委书记李文章表示,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幸福大竹”建设中让群众更有“医”靠。

  为推动“经方”项目实施,大竹县每年安排5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拿出“真金白银”保障团队活动组织开展。同时,成立了项目学术管理小组,构建起经方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机制。

  为提高经方传承人培育质量,大竹县采取择优选苗、精准育苗、接续蹲苗全程跟踪“育苗”方式,通过自主申报、公开遴选、全县统筹,遴选“热爱中医、传承中医、运用中医”的“好苗子”进行重点培育,建设一支“真正临床思维、扎实经典理论、较高临床技能、良好人文素养”的中医药人才。

  县中医院康复科是省级重点专科,经方学员占66.7%,练友玲、李锦红、周玲等医师运用经方结合特色疗法,在颈肩腰腿痛等病症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改变了传统康复科在中医内治法上的缺陷。

  经方在大竹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也得到充分运用,使中西医结合取得突破发展。在2024年12月的线上经方沙龙活动中,“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重症慢阻肺急性加重临床研究”得到黄煌教授的高度评价,经方治疗重症慢阻肺案例还被列入省级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大竹县中医院坚持将“经方惠民”理念纳入团队建设中,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经方的独特作用,让经方更好地为基层群众健康服务。4年来,大竹县“经方名中医团队”先后赴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巡诊带教25次、开展“乡村振兴健康行”20余次,200余人次参与活动,惠及老百姓近万人。

  大竹县“经方名中医团队”培养项目有效破解了中医人才断档困境,推进了大竹中医药事业砥砺前行、薪火相传。2023年大竹县中医院成为四川文理学院首个附属医院,“经方名中医团队”4名成员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团队整体加入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近三年,26人次获先进称号,13人获评“大竹县名中医”,经方相关课题在省市县立项。

  目前,大竹县中医院已经建立中医经典病房,启动“全国名中医黄煌经方大竹工作室线上经方沙龙”,正在筹建达州市中医药学会经方医学专业委员会,建立完善县乡村经方门诊,促进经方惠民。(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