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8日电(王爵 冯方雄 刘海)近日,嘉陵江畔的千年古城阆中迎来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的40余名挂职干部、对口工作干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台州市2025年度对口工作交流会。这是台州首次将年度工作交流会选址在受援地阆中举办,标志着东西部协作交流机制迈向创新升级的新阶段。

挂职干部们手持调研笔记,深入东西部协作项目一线。在嘉陵区之江小学,AI教学系统为山区孩子打开数字教育的窗口;在大通镇农事服务中心,自动化系统有效破解鲜活农产品储运、分选、加工难题,推动嘉陵农业智慧化转型;阆中智能制造近零碳产业园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方向,致力于打造东西部协作的绿色标杆。作为协作典范项目,中义油橄榄产业园通过“种植 加工 销售”全产业链运营,将当地撂荒土地变成油橄榄沃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这些项目的落地,彰显了东西部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的可喜变化。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挂职干部们带着新鲜的调研数据,结合帮扶实践经验,围绕产业合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民生改善等领域展开热烈讨论。从产业协作的“痛点”到人才交流的“堵点”,从消费帮扶的“爆点”到民生改善的“暖点”,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为深化协作注入新动能。

数据见证着协作成效:自2021年结对以来,台州累计选派8名党政干部、99名专业技术人才扎根南充,3.9亿元财政帮扶资金和3600万元社会援助资金精准投入,134个援建项目落地生根。28家东部企业带着49.7亿元投资落户南充,推动“南充制造”融入长三角产业链;8.7亿元农特产品销售额,让嘉陵江特色产品走进浙江千家万户,带动20余万名脱贫群众增收。在机制创新方面,“4+5+N”全域协作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合作框架,“10+N”专项协作机制破解具体难题。“嘉物入临”“千鹤夜市”等协作品牌的打造,成为东西部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起点,两地正以更大力度推动协作机制创新:南充市总工会联合温州、台州开展“东西协作工会情,双向奔赴怡身心”区域协作,通过文旅资源互推拓展市场;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驻川工作组及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浙江民营企业四川行”首站落地南充,搭建东部优质企业与南充的对接平台;南充农产品电商抖音直播基地正筹备开辟东西部消费协作直播专区,实现浙川农特产品双向流通。

“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我们要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升级版。”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充将借鉴台州在民营经济、职业教育、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经验,重点推进协作帮扶促消费、促就业,推动平台企业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特色产业质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拓展消费帮扶渠道,壮大劳务协作品牌,续写山海协作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