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四川日报

300米低空旅游 赏天府之国春光
2021年03月17日 11:2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通用飞机在金堂通用机场做飞行体验航前准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郝飞摄

  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空中俯瞰,巴蜀大地尽是桃红柳绿,一派秀丽春光。

  日前,成都(金堂)通用机场首次发布3条特色低空文旅航线,游客在300米的蓝天体验低空旅游,换个角度看成都。记者从成都通用机场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这是整合了机场、空域、航空器、旅游资源后,成都首次发布低空文旅航线,自3月8日推出以来,已有众多游客预定体验,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又一新场景、新热点。□王雨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静雯 王眉灵

  3条航线俯瞰天府之国还可定制“专属”线路

  此次低空文旅航线起飞点在成都(金堂)通用机场,飞机沿800米跑道冲上300米低空,天府之国的春光尽收眼底。目前共推出3条航线。

  “揽胜沱江”航线沿沱江飞越科玛小镇,低空俯视龙家山观景台和杨溪湖湿地,观赏天府之国水城一体的秀丽风光;沿着“鸟瞰五凤”航线,从机场直飞至五凤溪古镇,可盘旋观赏水抱城、城依水、错落别致的古镇人文景观魅力;“畅翔花海”航线将飞越三角梅基地、花熳天下、中国脐橙之乡等绚丽花海,直观感受新农村的建设风貌。

  成都通用机场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杰介绍,此次航线立体整合地面旅游资源,景点优中选优,飞行时间从10分钟至30分钟不等。该项目还提供了“空地揽胜”“云霄飞享”“自由自我”三类飞行模式供游客体验。每一条航线游客都可体验爬升、盘旋、着陆等玩法,感受到不同于运输航空的乘坐体验。为给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丰富的体验,在空域允许的范围内,游客还可以定制“专属”线路,自选飞行时间和景点,俯瞰天府之国的无限春光。

  为保障游客行程安全,3条航线均派出经验丰富的管制、气象和保障团队,精选技术精湛娴熟的飞行教员,选用世界先进的美国罗宾逊、意大利火神等飞机执飞。

  预计今年4月,新近建成的成都(金堂)通用机场将正式运营,除具备低空观光、通航作业等基本功能外,游客还可以体验航空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研学教育、通航科普等服务,为成都市民“微度假”、“短途游”带来全新选择。

  多地已开发低空旅游线路 标准化运营走在全国前列

  所谓“低空旅游”,是指人们在低空空域(我国原则上是指真高1000米以下的垂直范围),依托通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器和低空飞行器所从事的旅游、娱乐和运动。三角翼、滑翔伞、热气球等都属于“低空旅游”范畴。作为通用航空+文旅的新消费场景、新业态,直升机“低空旅游”市场前景巨大,业内预计市场规模每年增长30%至50%。

  发力低空旅游,四川起步很早。早在2015年,四川就启动编制《四川低空旅游发展规划》,这是全国低空旅游第一部省域规划,提出全省将建设35个以观光为主导型的低空旅游基地。

  “四川通航产业发展前景巨大。”原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著名航空科学家张聚恩表示,从地理环境上看,四川地质环境复杂,发展通航产业有利于四川应急救援事业的发展;从旅游资源来看,四川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也为通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成都也提出,大力发展观光型低空旅游,着力打造国家级都江堰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以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及周边景区、景点为核心资源,发展直升机景区观光和都江堰低空观光大环线两类低空观光。

  除成都外,近年来,省内已有多地开通低空旅游观光项目。

  2017年11月,四川九寨沟启动空中观光项目。

  去年4月,甘孜以康定机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木雅圣地景区为基地,开发了“环贡嘎雪域低空旅游环线”直升机低空旅游线路。后期还将开发“大渡河畔乡村低空旅游环线”“环亚丁低空旅游环线”“甘孜全景一日游环线”3条低空旅游线路,届时,游客可空中游览甘孜州全域景区。

  去年10月,川航集团旗下的四川通用航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九寨沟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探索通过直升机专业起降场,将县内各特色景区连接成网,解决特色景点水、陆路难以到达的问题,进一步深挖九寨沟旅游资源内涵价值。未来,下了飞机乘坐直升机直接飞进景区有望在九寨沟变为现实。

  不过,低空旅游作为一项新型旅游产品业态,还存在有关法规滞后、产品业态专项标准缺失,产业发展规范性、优质化、高效化程度不足等问题。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促进低空旅游新业态健康发展,由省文旅厅、四川大学旅游学院等单位编制的《低空旅游运营规范》已通过专家审查,有望成为全国首个低空旅游领域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将引导低空旅游产品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创建,为低空旅游这一新业态提供完善的规范指引。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