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第十三届(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德昌开启
2022年12月30日 09: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0日电 (唐倩)29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凉山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德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安逸四川·氧生德昌”四川省第十三届(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凉山州德昌县凤凰城旅游度假区举行。

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 供图)
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 供图)

  近期,随着文旅市场加速恢复,四川冬游市场持续升温,新成昆线全线贯通,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省乡村文旅重要节会品牌活动的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德昌举行,有了另一层深意——进一步发掘攀西特色冬季旅游资源价值,持续叫响擦亮四川“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冬季旅游品牌形象,并助力推动安宁河等风景道率先示范建设,培育四川文旅新名片和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新典范。

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 供图)
活动现场。(活动主办方 供图)

  开幕式上,一支国风舞蹈《崇德安昌》彰显德昌两千年历史的文脉绵长。作为全省最大的傈僳族聚居区,充满傈僳风情的《欢乐的阔时节》则热情洋溢。

  作为四川冬季旅游的重点区域之一,攀西地区拥有多彩民族文化、厚重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和独具优势的冬季阳光资源,近年来“享攀西暖阳”已成为冬游四川的一大特色品牌。如今,随着新成昆线全线贯通运行,极大缩短了成都到攀西的交通时间,以及丽攀高速的即将全线通车,攀西旅游迈步新发展阶段,开启新篇。

德昌美景。(活动主办方 供图)
德昌美景。(活动主办方 供图)

  活动上,德昌县相关负责人特别推介了德昌特色文旅资源。作为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安宁河谷农文旅阳光生态走廊的重要城市,德昌素有“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之美誉,拥有高山、森林、湖泊等多种地貌,全国重点文物——战国至西汉大石墓群等彰显底蕴。此外,配套举行的傈僳族非遗展演等,也让参会嘉宾充分感受德昌风韵。

  “以此次文化旅游节为契机,以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带动,全力实施文化旅游提振计划,打造更多旅游精品项目、开发更多旅游特色线路,持续扩大高品质服务和优质产品供给。”凉山州相关负责人说。

  现场,天府旅游名导、文旅达人、省中医药科学院博士等就以微情景化演绎的方式,围绕享阳光、摘阳光、养阳光三个篇章,互动推介四川冬季乡村康养旅游资源,从德昌县中医院“药养”博物馆到峨眉灵芝谷,乡村旅游更有内涵。

  四川乡村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随着文旅农融合,不断扩宽和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发展田园观光、乡村度假、休闲农业等。活动期间,参会嘉宾也将前往德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海花沟大地公园康养度假区、天府旅游明村等实地走访,感受乡村发展新风貌。

  据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持续开展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等系列“天府旅游名牌”“天府旅游美食”评选命名和宣传推广工作,联合教育厅、省中医药科学院等相关单位,推出乡村研学旅游、中医药康养旅游等新产品,进一步提升天府文旅品牌的含金量和四川乡村旅游的美誉度,发挥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将乡村旅游资源转化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源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