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9日电 (唐倩)即日起至4月20日,是青神县萤火虫的最佳观赏时间。据悉,青神县将推出“萤火虫之旅”特色旅游线路,邀约数十家旅行社参与活动,向蓉城市民发放萤火虫文创产品以及青神萤火虫旅游攻略,进一步拓展四川周边市场,提升青神在外客源市场的影响力保驾护航。

据悉,青神县生态本底优良,空气优良天数全年达340天以上,连续3年稳居眉山市第一。“蓝天、碧水、净土”引来了萤火虫栖息,共享绿色生态家园。青神县森林覆盖率达48.23%,2021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良好的生态滋养了全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萤火虫,小精灵用它的点点萤光点亮了青神得天独厚的生态底色。

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由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的2023青神县旅游春季推介会将于10日在成都市成华区望平街举行。届时,活动现场有精彩的舞蹈表演,荧光棒的氛围烘托让人亲身体验神似萤火虫的光和影。一场融合了青神传统竹文化的竹编服装表演走秀,完美展现青神当地的别样竹编风情,风姿卓越的艺术台步让人目不暇接。

青神县青神位于成都都市圈核心圈,隶属四川省眉山市。该县北接东坡区,南邻乐山,西望峨眉,东邻仁寿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有着蜀王“蚕丛故里”、“苏轼第二故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诸多美誉。青神县文旅资源富集,既有自然风光,又兼具风土人情,集竹编文化、东坡文化、蚕丛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五大文化”于一体。
青神县不仅有丰富的萤火虫资源,中岩寺亦是青神的文化标签。“千年英雄”大文豪苏东坡,少年时曾在中岩负笈求学,并与恩师爱女王弗“唤鱼联姻”,“唤鱼池”因此得名。相传,“唤鱼池”在民间被叫做“打儿洞”,当地村民为求子,会将铜币投入水池边的崖洞里,很是灵验。
除了东坡的浪漫初恋地,“青神竹编”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青神县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家用。青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波拿教授称其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许多外国友人慕青神竹编之名而来,学习具有青神特色的竹编技术。
竹文化、萤火虫文化、中岩寺的浪漫爱情等文旅资源,强化了青神文旅标签,给青神县带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等你挖掘,亲自体验。青神县打造了周边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旅游线路,深度整合了全域文旅资源,实现了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进文旅融合共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