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3日电 (王凤丽)千百年来,李白文化在江油绵延传承,不仅为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产,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动力,铸就了江油历史上的辉煌。
丰富传承载体 增强李白故里的底气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底气”。而李白文化是李白故里的精神血脉,是最深厚的软实力。
江油是李白故里,李白在江油读书、生活了24年,留下了10余首名篇佳作、30余处珍贵遗迹、大量民间故事,赋予这片土地灵秀之气、浪漫之风,让江油享有“中国诗歌之乡”的美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李白文化成为江油一项重大历史课题和历史工程。为此,江油制定出台了《关于李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实施李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可行的措施,构建起李白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圈”,推动李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多年来,江油自觉担当文化使命,丰富传承载体,增强李白故里的底气。修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李白故里保护区、李白文化产业园;修缮李白故居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李白衣冠墓、匡山读书台等李白遗址遗迹;成立李白研究机构——四川省李白研究会,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和省级李白学术研讨会,出版李白文化学术专著、普及读物;组建世界著名诗人故乡联盟,建立李白游踪地文化旅游联盟;打造李白研究资料中心、“太白书院”研学基地等一批李白文化传习基地。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建设,江油形成了一城两馆一园一祠两景区(即:江油城区,李白纪念馆、李白文化博物馆,太白公园,太白祠和李白故居、窦圌山)的李白文化载体,拥有全国最集中、展品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国家二级博物馆——李白纪念馆,以李白游踪地为线路的太白国家健身步道。
创新传播形式 奔向“诗与远方”
“我是少年李白数字人,很高兴和各位相聚在我的故乡江油……”3月份,在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上,全球首个“少年李白数字人”正式亮相,成为本次旅游节的一大亮点。“少年李白数字人”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互动性,为嘉宾与游客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文化盛宴。
江油是李白文化的根和魂。多年来,江油在这片沃土上厚植深耕,坚持创新文化传承传播形式,以文化活动和文艺精品为载体,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转化,让李白文化“活”起来、“热”起来。

承办央视“月圆江油”中秋晚会、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总决赛、四川省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江油“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读李白·游神州”中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海峡两岸·新春诗会”等大型李白文化活动,常态化举办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李白诗歌奖等活动;持续打造《质本清廉苍生志,欲许明时家国心》《将进酒》《诗酒太白》《首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李白》等李白文化文艺力作,常态化演出大型幻境人文诗舞剧《李白归来》;举办国际性、全国性李白学术研讨会,持续编纂《李白研究论丛》9辑,累计收录作品1000余篇。完成《李白与巴蜀基础资料汇编》《李白与地域文化》《李白纪念馆馆藏精品书画及碑刻叙录》《李白故里楹联研究整理》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学术课题,出版李白文化学术专著、普及读物60余部;设计开发出一批凸显李白文化特色的“青莲窑”瓷器系列、“梦笔生花”文房用具系列、“云想衣裳”针织品系列、“李小白”品牌日用品系列等9大系列文创产品;与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音乐剧《将进酒》在北京首演,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成都巡演,春节前将演出60场;持续举办“李白故里·小小讲解员”大赛、开展李白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乡镇“六进”等系列活动……
一场场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一系列文创产品,一本本李白文化学术专著、普及读物,不仅让人们“零距离”感受李白文化的魅力,更引发了新一轮的“李白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