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8日电 (记者 贺劭清)西南民大民族博物馆17日在成都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

今年西南民大民族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活动现场,四川省档案馆档案编研处处长米晓燕介绍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清代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并将全套图书捐赠给民族博物馆。
同时,还举行了西南民族大学2024年铸牢系列“大思政课”之“文物中的中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见证”项目启动仪式。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增强师生的博物馆体验感,民族博物馆还精心准备了香囊制作、拓印体验、竹编展示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交流活动,吸引了大批师生前来参与。
17日下午,民族博物馆馆长雷玉华教授举行了题为“云冈石窟——融合的典范”的讲座,这是西南民族大学2024年铸牢系列“大思政课”之“文物中的中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见证”第一堂课。据悉,这是民族博物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中的“三交”内涵,积极推动利用文物资源生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思政故事的又一重要举措。
后续民族博物馆将组织师生走进课堂,开展体验式、情境式、分享式思政课程教学,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