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大型合唱剧《成都》首演 让全国观众听见“成都”
2025年07月06日 18: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6日电 (唐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伴随着神秘而又紧张的音乐,舞台缓缓亮起,俳优俑群如浪潮般在雾气缭绕中缓缓“苏醒”。他们纷纷抖落身上的灰尘,舒展筋骨,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7月5日晚,由成都爱乐合唱团出品的大型合唱剧《成都》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迎来首演。

大型合唱剧《成都》演出现场。成都爱乐合唱团供图

  合唱剧《成都》围绕一尊沉睡千年的说唱俑展开。它因现代合唱音乐而苏醒,为寻回标志性的“笑容”穿越时空,见证成都的人文故事,最终在感知人类情感后幻化成人。

  演出现场,舞美设计极具东方意蕴,融合陶俑质感的服饰与舞美影像,舞台呈现出千年时光沉淀后的质地。观众也随着俑的视角,在歌声中重访成都的文化根脉。

  观众林女士表示,她是一名合唱爱好者,曾多次参与业余演出,“没想到合唱还能这样讲故事,这种情感太直接了。”

  从交子到蜀绣,从说唱陶俑到大熊猫,丰富的成都元素被层层嵌入剧情。成都说唱、川剧、清音、古典、爵士、民谣等多种音乐风格的融合,让整场合唱剧呈现出极具感染力的“成都元素的世界表达”。

  该剧由指挥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朱曦担任艺术总监和指挥,作曲由浙江音乐学院作曲教师蒋骁然操刀,编剧和作词由青年编剧温昭逸担任。导演则由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任苑担任,她曾执导音乐剧《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独特的戏剧视角见长。

  “不同于音乐与戏剧的融合,如歌剧、音乐剧。合唱剧是一种相对新兴的艺术体裁,在国内来看是很少见的。”本剧指挥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朱曦介绍道,合唱剧的新颖性在于以多声部、多人数的合唱形式承载完整的戏剧叙事,“这是一种很新鲜的表达。”

  “我希望观众从喜欢朗朗上口的改编歌曲,慢慢升华为欣赏那些既悦耳又具有结构张力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朱曦表示,《成都》的创排不但是推动“合唱剧”这一表演形式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实践探索,同时也为我国专业音乐学院合唱人才培养与发展方向提供了引领性的思考与启发。

大型合唱剧《成都》演出现场。成都爱乐合唱团 供图

  据了解,《成都》创作过程充满挑战。团队耗时两年,反复打磨文本、音乐和编排,累计排练近200首作品,最终精选出18首呈现在舞台上。“几乎每首作品都修改了不下10次。”朱曦感慨。

  谈及剧目的诞生,朱曦透露,最初只是想创作一部反映合唱团日常生活的剧,但随着素材收集的不断深入,视角逐渐扩展至整座城市。他表示,正是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鲜活的城市生命力,让创作团队决定以更宏大的主题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因此观众在欣赏《成都》这部合唱剧的时候,慢慢地会从强烈的创作布局中,感受到节奏感、秩序感。”朱曦解释,这部剧试图探讨的那些引发人类思考的命题:人类如何建立情感与秩序、城市如何生长……“这些都是开放式的命题,观众可以自己去发掘和感悟。”朱曦说。

  据悉,成都爱乐合唱团还将于8月底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开启2025年常规巡演,同时,该剧也接到了国内多家剧院的盛情邀请,不日,全国观众将在各地舞台上听见“成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