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yazj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北川:齐心绣羌绣 共绘同心圆
2024年07月13日 17: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3日电 (吕黄梅 杨秀玲)7月12日,参加川台青年大禹文化研学实践交流活动的20余名台湾青少年,把他们在北川绣娘精心指导下绣制《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的羌绣作品放在四川绵阳北川大禹文化陈列馆进行陈列。

台湾青少年与北川绣娘共同完成羌绣作品《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台湾青少年与北川绣娘共同完成羌绣作品《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该幅羌绣为89厘米见方,运用了12种色彩,共绣158882针。每一针每一线皆凝聚着台湾青少年的辛勤付出与深厚情感,这既为艺术精品,也生动展示两岸青少年间的深厚情谊。

  该幅羌绣作品以圆圈为核心设计元素,精妙地体现了两岸同胞亲如一家,携手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在圆圈外的四周,绣有四朵羊角花,仿若四颗璀璨星辰,象征着两岸同胞世世代代血脉相通,共同绽放出希望与美好的光芒。青少年时期的大禹形象呈现在作品中央,他肩扛耒耜,目光坚定,仿佛即将踏上治水之路。这一形象不但展现出大禹治水的坚毅决心和无畏精神,也象征着中华民族面对困境坚韧不拔的品格。羌族碉楼和浪花图案在作品中相互交织,与大禹的形象相得益彰,共同讲述着北川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悠久历史。

台湾青少年在北川绣娘精心指导下绣制羌绣作品《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台湾青少年在北川绣娘精心指导下绣制羌绣作品《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禹在空间方面的拓展,还有李白的唐诗及其才华、想象力,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时间上形成了跨度,这种时间与时间、空间与时间的交错,极大丰富了整个中华的文化,让现代人在其生命维度里实现了时空的拓展。”台湾青年敏钦说。(完)

相关推荐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