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泸州:水清河岸处 引来“大黄鸭”
2021年01月05日 20:2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5日电 (邹立杨 章怀安)连日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金山社区境内飞来一群“稀客”——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它们三五成群,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水中嬉戏,给冬日里平静的沱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大黄鸭”飞临泸州。
“大黄鸭”飞临泸州。 

  “2006年的时候曾在龙马潭区出现过,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赤麻鸭再次出现在龙马潭越冬,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应各种野生动物的生长。”据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站副站长李华蓉介绍,赤麻鸭又名“大黄鸭”,属于迁徙性鸟类,主要繁殖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沿岸等地,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会不断迁徙。 

  “刚开始还以为是野鸭子。”金山社区三组居民陈家强说,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鸟,最近才发现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现在有三十多只了。 

“大黄鸭”飞临泸州。
“大黄鸭”飞临泸州。 

  “可能是因为近年来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才流入了这些野生鸟类。”胡市镇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徐敏说,争取让金山社区的生态环境更好,让其他更多野生动物来栖息。 

  近年来,随着龙马潭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升级,境内适合各种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过境候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大黄鸭”飞临泸州。
“大黄鸭”飞临泸州。 

  “我们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河长制工作,进行排污口、岸线整治等,沱江胡市段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胡市镇水务服务中心股长张剑说,下一步,准备组织村级河段长和河片长对该区域进行多频次巡查,对可能破坏鸟类栖息的行为进行严厉制止,维护好沱江河流,保护好生态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